为什么古代文人喜欢山水?
关于山水,古人有很多流传的名言,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寄情于山水之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等等。
我有一些理解。
山水如灵魂的港湾。
曾几何时,当我们寄情于山水,感受到春日万物复苏,花开花落;感受到夏日炎炎烈日,万物葱茏;感受到秋日的色彩斑斓,硕果累累;感受到冬日的雪压枝低,寒风凛冽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也曾壮怀激烈,也曾郁郁扼腕,也曾放声疾呼,也曾郁郁沉思,但在我们的心中,总想找到一个港湾,使它成为我们灵魂和精神的栖息地,在这里,我们可以休养自己的身体,放松自己的灵魂;我们可以把自己置于近乎自然的状态,忘却一切的不快和烦恼。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直在寻找。
“三十八年已过,弹指一挥间”。
时间过的很是迅速,当我们总在感叹韶华易逝的时候,日、月、年一天一天在流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我们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强烈。
但港湾何在?儿时,也许在父母,在师长,但当我们一天天长大,发现我们在一天天远离这个港湾,这里已经不能承载更多的东西,我们需要更大的敢港湾,相反,原先,我们的栖息之所还需要在我们这里停留,我们已经承担了更的责任。
我们上了大学,可以交到很多朋友,或者恋人,这是人生的经历,在这里我们也在寻找港湾,但我们很快发现,大家都是互为港湾的,谁也不能承载如此大的责任,大家互相依偎,一起成长。
我们有了工作,有了一份赖于生存的工作,我们把身心投入工作,相信一切,为之付出,无私无畏,但我们发现了更多更大的风浪,因此需要更大更能够避免风浪的港湾,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辨别方向,认清道路,在奋斗中认识、迷途、再认识、再迷途...... 成家后,我们终于有了一席港湾,但这里的纲湾也不时风平浪静的,我们感受来自方方面面的风雨。
于是,我想,每一个人,或许都在用一生的时间来寻找自己的港湾,寻找自己聊以慰籍的精神家园,但这个港湾,是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是我们一生都在理解、追索的,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自己,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坚强与不息,才能成为我们灵魂的栖息地,精神的避风港。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不停的打造,磨练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港湾,成为别人的敢湾,成为社会的港湾。
而我们所寻找港湾的过程,离不开真实的山水,离不开目力所见的世界,离不开蕴藏于山水之间的情怀,离不开变幻于天地之间的视野。
文人墨客,从古至今,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宝贵的记忆。
因此想到很多地方的山水间都会有当时的人们有感而发的评论,感悟,无一不是在由景入情,心生感喟,在有生之年对人生生命本真的探究溯源。
少年时苦学,志向是老师传授的。
青年时立志,无不慷慨激昂,胸怀极大。
中年时起起伏伏,得失成败进退之间体味人生。
渐渐老去,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前途亦可期许。
当年极其在意的,现在不在意了,当年不觉得重要的,现在觉得重要了。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一家一物,最后能够留下的,只有有形无形的记忆。
有形的记忆留在书籍、碑刻中,无形的记忆在人间口口相传,直至消失殆尽。
人的生存与生命状态,包括物质的状态和精神的状态,对我们而言都是一场终身的修炼。
王阳明有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做不到。
在山间林间石阶中迈步,奔忙于工作生活之间,偶然遇到的自然山水人文风景,匆忙之中的短暂停留闲暇,与古人对话,与游鱼嬉戏,闻鸟鸣于山林,享空灵于幽谷,权作片刻的放空与升华。
自然赋予人的,文化赋予人的,历史赋予人的,都需要我们现在去体味,去探索,去实践。
- 上一篇:珍惜现在的名言(关于珍惜往事的名言?)
- 下一篇:让步的名言_仁爱,以和为贵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