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三大名言?
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是儒家从其根本思想出发而提炼出来的一条处世原则。
这一原则,最根本的是前一部分,就是“兼济天下”,所以它们是“入世”的,要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
至于后者“独善其身”,那是说,在未“达”时,要以儒家的规范养好自身的品格,以期为将来“达”服务。
在儒家看来,只要做好了自身,“达”是迟早的事,无须悲观。
所以当王勃在滕王阁上吟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追青云之志”时,历史上无数的儒士们感动得暗自垂泪啊。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是北宋大儒张载著名的“横塘四句”,是宋儒对儒学的的极大贡献。
在古代中国,本来儒道释三家是针锋相对的,但各自对社会宇宙的阐释又是那样合理而精准,于是相互融合,到了南宋时期,三家基本合一了,不少廊庙里把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的雕像并排在一起供奉,甚至还加上了孟子。
只是到了明朝,因朱元璋厌恶孟子说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才把他撤下神坛。
从儒家这一格言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儒家已吸收了一下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开始考虑为百姓“立心”“立命”的事了,而不仅仅是为社会为君王“立功立业”。
那么儒家的标准人格是怎样的人呢?是“君子”。
3.子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足以使人。
”大致解释下:孔子说: “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
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诚信就会得到他人任用,勤敏就会提高效率,慈惠就能更容易使唤他人。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对别人要有一颗“爱心”,孔子把“仁”转化为人的行为准则就是五个字:恭、宽、信、敏、惠。
认为只要做到这五个字,就可以行“仁”了,就是君子。
后来,儒家学者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把做人的行为规范定得更为详尽。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 杜甫《春望》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唐 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唐 王建《新嫁娘词三首》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唐 刘禹锡《蜀先主庙》中国古典三大名言。
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强者诗句?
小窗幽记·清陈眉公 - “出世者入世·入世者出世”【原文】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
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译文】一定要有出世的襟怀,才能深入世间。
否则,在尘世中便易受种种攀缠而坠落。
一定要深入世间,才能真正地出世,否则,就不容易长久地待在空的境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