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原义是说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婵,亡国当俘虏后,不思复国。
乐不思蜀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大意是这样的,三国时期,刘备建立蜀国,死后,其儿子刘禅继位,但是刘禅昏庸无能,蜀国被魏所灭,在一次宴会上,掌握大权的司马昭故意安排了一场蜀国的歌舞,想看看刘禅是什么反应。刘禅随从人员见景生情,潸然泪下,而刘禅却谈笑自若,不以为然,司马昭问刘禅:“你会不会想念故乡呢?”刘禅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这个成语典故,历来有争议,有人认为刘禅的乐不思蜀其实是大智若愚,是一种政治智慧,意在保护蜀国百姓和官员,韬光养晦以复国。但是本人却不这么看,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
先说一下,为什么司马昭没有杀刘禅,魏灭了蜀后,魏国的皇帝是曹奂,但是掌握实权的是司马昭,司马昭真正要对付的是曹奂,并非刘禅,之所以没有杀死刘禅和蜀国大臣,其实是要树立一个标榜,当时吴并没有亡,没有杀刘禅是给吴树立一个榜样,告诉吴只要投降,就可以保命,另外,蜀的大臣,留下来也可以为司马昭所用。
还有本人认为刘禅的乐不思蜀并非大智若愚,因为他一个亡国奴,根本没有办法保护大臣,再说了蜀原来的官员,司马昭杀不杀不能由刘禅决定,主要是看蜀的官员是否能为司马昭所用。再说说实际情况,刘禅当了亡国奴后,蜀国百姓并没有逃过一劫,魏兵进入成都奸淫抢掠已经无法控制,连后宫都没有幸免何况百姓?刘禅共有七个儿子,都没能逃脱被杀厄运,子孙绝灭。如果刘禅真的是大智若愚,有复国的念头,应该和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但是刘禅却不同,贪图享乐,受辱敌国却怡然自得,这样的人能复国了,再说了,刘禅本身就无能,能力决定了他也许没有复国的念头。
乐不思蜀和乐而忘返有相同之处,都是表示不想回去了,但是不同的是,乐不思蜀有忘本之意,所以在用时,不要用错了。
- 上一篇:老子经典句子_老子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 下一篇:没有了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解释成语乐不思蜀的意思是什么_乐不思蜀是指三国时期的谁
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原义是说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婵,亡国当俘虏后,不思复国。 乐不思蜀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大意是这样的,
-
乐不思蜀的由来_乐不思蜀发生在什么时期
你知道乐不思蜀的历史吗?乐不思蜀后面也许是深深的无奈。 公元239年,魏明帝逝世,年少的曹芳继位。宗亲曹爽和三朝重臣司马懿辅佐。司马懿心怀不轨,曹爽看在眼里。他升了司马懿的官
-
成语故事乐不思蜀读后感_成语故事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三国时期,魏国军队攻破蜀国后,蜀国后主刘禅投降了。魏元帝曹奂给他封了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然后命魏国将领邓艾把刘禅带回了魏都洛阳,让他在这里住了下来。 实际上
-
乐不思蜀中的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
(图)电视剧《三国》剧照 “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想必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蜀汉后主刘禅被俘后在洛阳觐见曹魏的当权者司马昭。期间,司马昭故意让人演出蜀地的舞蹈,并问他“颇思蜀
-
乐不思蜀告诉我们_乐不思蜀怎么用
在中国,提到“扶不起的阿斗”这个成语,可能很少有人不知道吧。蜀国后主刘禅,也就是阿斗,千百年来一直就是不争气、败家子的代名词。阿斗的老爹刘备可谓是一代英雄,开创了蜀汉江山,三分
-
成语故事乐不思蜀的主要内容_乐不思蜀成语的由来
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在驾崩之后,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刘禅,并请丞相诸葛亮来辅佐刘禅治理国家。刘禅有个小名叫做阿斗,阿斗当了皇帝后,每天只会吃喝玩乐,根本不管事,还好有
-
有关中国文人的仕与隐_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隐士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大多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希望通过仕途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也有一些异类狂士,他们不屑于封侯拜相,反而孤傲不群,凭借自己正直率真的性情同样青史留名
-
嵇康七人被称为什么_嵇康是哪里的
大片黑云笼罩在刑场,刑场的氛围格外压抑。三千学子跪在刑场周围,用身体抵抗着将要被处刑之人的命运。然而电视剧中的美好转折并没有出现,那个人还是死去了。在死之前,他拿着琴弹
-
阮籍的简介_阮籍与阮咸是亲兄弟吗
史书上关于大阮的记载似乎始终是零星的,大多是《世说》式的趣闻逸事,即便如《晋书·阮籍传》,写阮籍本人的似乎也不过是一些有名的事迹连缀而成。我不读史,因而也不知道其他人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