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列女传的历史典故_古今烈女传

列女传的历史典故_古今烈女传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29 20:17:19
阅读:
《列女传》到《烈女传》,一字之差,却深藏女子几千年来的苦难史

欢迎阅读

编者导读

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忽略那些显而易见且普遍存在的人,事,物, 生活在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卡亚普人,不觉得充沛的降雨和茂密的丛林会比空气来得更有价值,而生活在阿拉伯加瓦尔油田附近的人,也不觉得脚底蕴藏着的那107.4亿吨石油与一望无际的黄沙戈壁滩之间存在多少差别。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再浅显不过了,但那些普遍存在的事物就真的一文不名吗?当然不是。但在人类用书面记载的历史中,英雄往往成为了主角,而真正决定历史发展的芸芸众生,我们却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在历史记录者的笔下,他们更多只会用一串数字,一些地名,一些时间名词来把他们一笔带过。他们仿佛真的只是为了英雄人物的存在而存在。

《列女传》到《烈女传》,一字之差,却深藏女子几千年来的苦难史

参考图1

那为什么人类只对那些凤毛棱角的人、事、物产生兴趣呢?而对构建历史框架最基本,也是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事,物却没有多少研究的欲望呢?今天,谈艺想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对此现象做一个分析,希望能对诸位有所启发,限于自己专业水平的不足,文章错漏在所难免,在此向您致歉,更希望能得到您的批评雅正,

谁把列女传的泡沫吹的如此之大?

第一个把《列女传》修出花样,修出影响力的人,他的名字叫刘向。自西汉昭帝以后,那个曾经把中原农耕民族折腾够呛的匈奴人,已经渐渐退出了东亚的历史舞台,当危机感渐渐消失以后,舒适安逸,贪图享乐的社会风气再一次弥漫了整个西汉社会。而当出身低微,却色艺双绝的赵飞燕被汉成帝封为皇后时,这位书生气十足的刘向就再也无法容忍了,他编纂的这部《列女传》,直接影射了当时整个西汉社会,那种自上而下,有悖传统礼仪习俗的社会风气。他搜集了《诗经》《书经》中105位女性的传奇故事,盛赞了那些恪守传统的妇女,贬低甚至是诋毁了那些有悖传统的妇女,以此来宣扬自己的思想立场,警告那些违背自己行事准则的平民乃至于皇帝。

《列女传》到《烈女传》,一字之差,却深藏女子几千年来的苦难史

参考图2

不过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在西汉经学发展最盛时期出现的刘向,却坚持采纳诸子百家的思想,他的学术胸怀和视野格局已经超出了那个时代的平均思想水平。但仍然有后世学者认为:刘向的历史观是神学的历史观,但我们通过阅读他编写的这部《列女传》,似乎也能够有提出不同看法的依据。刘向认为,他评定的优秀女子是应该利于国家,利于家庭且也对自己有利的人。他所认为的无良女子,则是损害国家,损害家庭,从而间接损害了自己的女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向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和伦理哲学家,他所主张的思想是为了适应当时整个社会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控制这个社会。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要表达的最终观点却是这样的:当一个社会缺少了一些必不可少的类似于道德之类的事物时,必定会有一些具备敏锐社会感知力且相对来说有智慧的观察家站出来,他们所提出的观点或者思想,就是要解决这些类似于道德之类事物的稀缺性。正如我文章开头所说,占绝大多数且普遍存在的事情总是会别人有意忽略,而那些稀缺的事情,才是人类关注的焦点。

《列女传》的这个泡沫。正是被这种稀缺性吹的越来越大,而逐渐走向了畸变。

从《列女传》到《烈女传》,谁在操纵着古代女性的命运?

《列女传》到《烈女传》,一字之差,却深藏女子几千年来的苦难史

参考图3

自刘向编纂的《列女传》问世以后,参与增补该书的历代学者教育家鳞次节比,而当儒家文化中所传播输送的妇女贞洁道德观逐渐普及于社会时,《列女传》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畸变。上文我曾提到过,刘向主张的妇女道德观是为了适应西汉时期的社会现实需求,他提出的想法远远没有后来者那么极端,偏激。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两汉时期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也绝对没有后来历朝历代那么苛刻,甚至可以说是残酷。那么,自汉代以后,到底又是哪一种社会稀缺性诱发了《烈女传》的传播,列的下面为平白无故的出现了四点水?

我们不妨从汉代至明代的社会关系发展上来分析一番,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相关的蛛丝马迹。先秦时代,自耕农经济就已经逐渐成熟发展起来,到了汉代,这种经济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定型。但随之而来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中,首当其中的就是男女之间有关社会、家庭地位高低的争议,以及在分配社会,家庭财富上,谁掌握决定权的争议。这一争议从母系社会一直延续到了父系社会,到了汉朝,这一争议最终到了拍板定案的时刻,规则的制定已经刻不容缓了。

《列女传》到《烈女传》,一字之差,却深藏女子几千年来的苦难史

参考图4

幸运的是,先秦的大儒们早就为此做好了铺垫。孔夫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但究竟是不是孔夫子说的,还是要打个问号)。这也就意味着,从自耕农经济出现开始,妇女的地位就不断被压低成为了事实,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古代男子所承担的社会风险大于女子,社会责任也大于女子。无论是战争还是劳役负担,往往都强压到了男子的肩上。因此,男人所主张的男权似乎也合情合理。

《列女传》到《烈女传》,一字之差,却深藏女子几千年来的苦难史

男人似乎是战争的主角

但被我们忽视的另外一个事实,也是许多历史迷始终赞同的一个观点:他们认为,古代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是因为女性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造成的。但真的是这样吗?谈艺曾写过一篇分析宋代家庭社会中,男女经济关系的文章。其中就很明确的指出,不仅仅是在宋代,远溯到春秋时期,女性在家庭乃至社会上的经济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了男子,从历代国家赋税和劳役上的征收制度上来看,男子每年需要为国家无偿提供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的劳役,还需要参加兵役。与此同时,地方上的劳役同样需要男子来承担,我们似乎还记得刘邦因耽误了秦国征发的劳役期限而被迫造反,在古代,参加一个月的国家劳役还需要剔除来回行程的时间,如此看来,一个月的劳役实际消耗了一个男人四分之一年的时间。秦国法律规定,男子二十三岁以后就要服兵役,为期时间不等,这个风险又远远大于劳役的风险,一旦男子战死,整个家庭的经济重担就要全部压到女子的头上。她们同时还需要承担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实际上,在古代中国,女子一直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中的重要生产力量,更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

《列女传》到《烈女传》,一字之差,却深藏女子几千年来的苦难史

参考图5

由此可见,古代男子的实际经济地位并不比女子高,甚至在家庭经济地位上是处于弱势的。但男子却是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如上文所说,他们的风险和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要大于古代的女子,这种关系实际上就造成了另外的一种稀缺性,即男子社会家庭地位得以提高的稀缺性保障,这恰恰是整个社会必须要向男子所主张的权利要做出的妥协,否则整个社会的主要职责和义务就无人来承担了,因此,打压古代的女子权利就势在必行了。

《烈女传》的畸变,是从主张相对理性,也是相对符合自耕农经济社会关系的西汉《列女传》逐渐走向了偏激的思想退化,明代续补的《列女传》,大肆鼓吹的是女子如何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在《明史·列女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东莞王氏被自己的丈夫卖给了别人,而这位妻子却投水自尽来殉节。自汉以后,提倡女子守节,孝悌的典故逐渐从人性实际发展到了不实际,甚至是极端,无锡宁氏,因夜发大水而避之不及,最终被活活淹死,而奇怪的是,全家人都爬到了屋顶上避难而逃过一劫,唯独她没有。原因竟然是她仓促间未来得及穿衣服,羞于爬上屋顶与众人见面而已。

《列女传》到《烈女传》,一字之差,却深藏女子几千年来的苦难史

参考图6

从这种思想退化上我们不难发现,促使这种现象发生的根由就是男子权力的稀缺性保障愈发稀缺,随着自耕农经济的稳定发展,妇女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棉麻纺织的抵税被正式确定后,男子的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地位进一步受到打击,而他们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相对来说却并没有增加多少。

结语

文章开头,谈艺指出人们在对待历史时普遍采取的一种态度,那就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少数人,事,物的身上,而忽视了占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而这些芸芸众生恰恰是决定历史的主要力量。其实,从列女到烈女的畸变,并不是那些少数英雄人物所决定的,这种看似不合理的现象,正是那些曾经存在于历史之中,并占大多数的普遍人,事,物共同促成的。

《列女传》到《烈女传》,一字之差,却深藏女子几千年来的苦难史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如今,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拍拍历史书上那积起的厚厚尘土,我们翻开一页页记载过往的文字,尝试去寻找那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总有许多问题在阻碍着我们接近最后的真相,今天这篇文章,是否对你有所启发呢?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性在哪?是不是也能在我们刻意宣扬的事物之中寻找到答案呢?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