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西道教源远流长,教派叠起,高道辈出,影响很大,在中国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汉永元二年(90),道教创始人张陵到江西龙虎山等地从事创教活动,龙虎山遂成为道教发源地。此后,道教各门派在江西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唐、宋、元、明时期达到了鼎盛。
道教认为,在人类栖居的以宇宙为中心的居留空间中(即“大天世界”)还并存着三十六所相对隔绝、大小不等的生活世界(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处特殊地域(即七十二福地)。这些洞天福地构成一个特殊的世界,栖息着仙灵或避世人群。在这些洞天、福地中,江西就有五洞天、十二福地。接下来的几期,方志江西将通过介绍这些洞天福地为您展示别样江西。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作为我国的十大名山之一,庐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其中,庐山的道教传统悠远。在道教的洞天福地理论中,庐山是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即庐山洞,曰洞灵真天。
《庐山志》中就记载了彭祖垂钓、老子成仙、匡俗修道、灵溪武士等关于道教的传说故事。相传,早在周代,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其后便无影无踪。后人将此事称为“神仙之庐”。据说,庐山之名,就来源于此。因为“成仙”之人姓匡,庐山又称匡山、匡庐。至汉朝,汉武帝还封匡俗为“南极大明公”。
《庐山志》又载:东周春秋时,老子李耳骑着青牛来游庐山,同行的还有一位骑白驴的方辅先生。老子在庐山,参天地之造化,悟自然之规律,将山的静穆、水的清柔、雾的玄虚融会贯通,便有了“五千言”的腹稿。老子后来与方辅一起成仙升天,只留下修炼之“庐”。后人便将他们修炼的山称为“庐山”。
至东晋,葛洪(284-364,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隐居庐山南麓观音崖下,苦心孤诣,冶炼仙丹,著成《抱朴子》一书。至今,庐山山南中仍有葛洪炼丹井的遗迹。
当佛教在庐山蓬勃之时,南朝名道陆修静也来庐山开辟道场,建简寂观,并于此整理道教大典《道藏》,观内有拥有当时最完备的道家藏书。唐玄宗封庐山道教为“九天使者”,敕建与五岳真君并列的“九天使者庙”,使庐山成为中国道教的重地。
简寂观
唐咸通年间,吕洞宾游庐山归宗寺与九天使者庙,留下《题归宗寺壁》诗:“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后隐居庐山仙人洞修炼成仙。至此,道教与佛教争占庐山八百年。
仙人洞
北宋太宗时,高道陈抟游庐山白鹤观,受《易经心法》于异人,创《无极图》。1071年,理学家周敦颐知南康军,后隐居庐山莲花峰下,得陈抟《无极图》,推演而成《太极图说》。南宋淳熙年间,道士刘虚谷隐居庐山修炼,著有《还丹篇》。朱熹知南康军时,常与之谈论《易经》。
无极图
太极图说
元、明、清三朝时,统治阶级扬佛抑道,庐山上的道观也惨遭破坏。清代戏曲家李渔游览简寂观,目睹荒凉之状,触景生情,作对联一幅:“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谛出我先师。”
庐山上的道观
责任编辑: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