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春节时,大姐来家串门,说话间,不知不觉提起了小时爸爸“劝学”的事儿,大姐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没有那次刻骨铭心的体验,就没有我的今天啊!”
那会儿,全家生活的重担压在爸爸一个人肩上。大姐二姐在距我家八里多路的永安中心校分别读五年级、四年级。农村特别重男轻女,我的外公建议爸爸,让我两个姐姐去佳市食品厂包果子(包装蛋糕之类),以减少家庭负担。爸爸听了,头摇的跟扒拉鼓,他说:“虽说女孩子读书没有什么造就,但也能知书达理,将来到人家也会做个贤妻良母。”
有一天大姐放学回家,扔下书包趴在地桌上放声大哭,她说再也不去上学了。原来,早晨大姐迟到,班主任刘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尖刻的语言把她批评了,大姐是班级学习委员,平时听惯了表扬,老师的批评让她颜面扫地难以接受。大姐央求妈妈在爸爸面前为她求情,她要帮助爸爸去生产队挣工分。妈妈果断地说:“你才十三岁,你爸爸是不会同意的,他已经决定让你和二妹考师范学校。”
晚上爸爸收工回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原委,爸爸稍停顿一下,严肃的问大姐,“你不怕累?”大姐怯怯的点点头。“那好吧,明天就去上工,正好咱家缺劳动力。”说完爸爸就去准备锄头。
第二天,天还没亮,上工的钟声敲响了。大姐从来没起过这么早,她迷迷糊糊地吃一张妈妈烙的白面饼,又带上妈妈包好的两张饼和一瓶水,扛着锄头,兴致采烈地随着社员们来田地里。
排垅了,大姐高兴的跟在爸爸后面,她想,如果挨着爸爸,他一定会随时帮着铲一段,叔叔伯伯们看着爸爸的面子也能帮她。可是,她没想到爸爸把她排在最后一个,她还不知道铲大田里最累的活儿。
爸爸嘱咐她不能用锄头剔苗,要用手先拨苗,苗与苗的间距要在两寸左右,然后再用锄头去铲,如果进度跟不上社员 ,就不能和社员一起歇气儿。大姐看到一眼望不到头的一垅高梁苗,顿时就蔫了,不过她还抱有希望,爸爸不会不管她。
太阳火辣辣地照耀大地,不一会儿苗晒蔫了。大姐铲过自家菜园,铲大田还是第一次。她弯下腰拔一段苗,回头再铲,循环往复,忙了好一阵子也没铲出多远,锄头在她的小手上总不听使唤,又怕铲掉小苗,她只好大弯腰,小心的锄掉苗周围的小草,豆大的汗珠顺着她的脸往下淌,直觉得天旋地转,后背的衣服也湿透了 。让她更心急的是社员们已经远远地把她甩在后面,而爸爸一直都没过来帮她。
太阳就像火一样 烤得她透不过气,浑身早就没了力气。她含着泪吃了一张妈妈包好的饼,不远处山林中传来布谷鸟的鸣叫,布谷!布谷!好像是对她说不哭!不哭!此时的大姐真想放声大哭一场。
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她看到社员们坐在很远的地头歇气,爸爸也没过来看看她,刹那间,委屈的泪水直往下落。
叔叔婶婶想帮忙,但让爸爸制止了,大家只能坐在地头远远的看着,都觉得爸爸对孩子太狠了。
收工了,爸爸走过来告诉大姐铲到头可以回家,然后扛着锄头就走了。
妈妈看到爸爸一个人回来了,生气地数落爸爸,可爸爸平静地说:“你别急,明天你就知道了。”
下午上工的钟声敲响了,爸爸扛着锄头走了好久,大姐才拎着锄头踉踉跄跄地回来了,满脸抹的像花蝴蝶,进院子把锄头一扔,跑进屋子里趴在炕上哭起来,妈妈心疼地给女儿擦着眼泪,嘴上一直在埋怨爸爸。
第二天一早,大姐不声不响地背着书包上学了,她再也没说过不读书,学习更加刻苦,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
1958年,大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佳木斯师范学校,次年二姐也考进这所学校。
1961年 ,大姐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她走上讲台的第一节课时,她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醒目的大字“劝学”,她眼含热泪把父亲劝学的事情讲述给她的学生们。
【作者简介】:陈书华。佳木斯人,爱好文学,阳光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