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壁立,却上嵌古寺;古寺雄奇,更别有洞天。一河之隔,满润龙山文化;山巅石奇,尽塑十二生肖。“石窟寺名不见经传,却足以为奇”,相信这应是许多初至石窑沟的游客发自心底的想法,记者也不例外。
寺名“石窟”,沟名“石窑”,村名“陈家”,不难看出,这个个都是典型的汉语词汇。但在记者眼中,石窟寺最独特的魅力,就在于这座貌似普普通通的石窟寺院中隐藏着的浓郁的藏传佛教元素。
据府谷县哈镇陈家圪堵村党支部书记陈守荣介绍,石窟寺旧称“阳窨则”,是陕西省境内始建时间最早、规模较大的藏传佛教圣地之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体建筑坐北面南、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石窑沟北侧的石窑梁上,占地面积约9600平方米。整座石窟群由20余个洞窟组成,其中主要的九个洞窟前八窟彼此连通。
行走于石窟寺的各个洞窟之间,记者看到不少镌刻于石壁上的梵文,此前曾有专家考证,第二窟内壁上的文字系以梵文兰札体书写的“六字箴言”——唵嘛呢呗咪吽,窟内供奉的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立者宗喀巴大师及文殊、普贤二菩萨;第一窟内除供奉有宗喀巴、度母(全称圣救度佛母,为观世音菩萨所化现之身)、普贤菩萨的彩绘浮雕造像外,还保存有一座高约一米的菩提塔。该塔整体依托洞窟内壁雕琢,下为两级十三层基座,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风格。而在石窟寺的其他洞窟之内,还供奉有典型的“一佛二菩萨”。
由此不难看出,石窟寺在其宗教文化结构中,巧妙地融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元素于一体。究其原因,应系清康熙以降山陕边民与蒙古族牧民逐步打破长城藩篱,以耕种边墙以北伙盘地为起点真正实现经济、文化深度融合的结果。我们也相信,从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起,石窟寺便成了蒙汉两族同胞共同的圣地,共同的镌刻于崖间的信仰。
与石窟寺隔川相望的是属相山,其名得自山巅一排饱经千万年风化而形成的奇石。这些石头或如龙似蛇,或肖马像虎,而天地神工恰巧凑足的十二生肖之形,足以让世人产生无尽的感慨。
属相山南侧的山坡上,一草一木之间闪露的则是愈发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处的龙山文化遗址,较“石破天惊”的石峁还早300年;零落于四处的石器,是远古先民于斯生存繁衍的见证;而由七口石臼组成的“北斗”祭坛,更是为石窑沟增添了无尽的神圣感与神秘感……(榆林日报:满孝永)
- 上一篇:石楠树图片_植物石楠图片
- 下一篇:英国伦敦冬天冷不冷_纽约冬天冷还是伦敦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