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说赤壁之战的东风是诸葛亮跟老天爷借的。这不扯吗,人又不是龙王,哪能借风。要是有这么大本事还打仗干嘛,直接借个龙卷风把曹操大军都刮天上去不完了,还什么三分天下,直接进入共产主义。鲁迅不是说吗“(罗贯中)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都成妖了,那还是人吗?
但赤壁之战总是真的,那借东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吧赤壁之战真正的总策划总指挥是周瑜,没诸葛亮啥事,他在这场战争中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孙刘联盟。战争是发生在冬天,咱们知道中国大陆冬天应该刮西北风啊,西北风就是从西北方向刮来的风。当时曹操在北岸,孙刘在南岸,那风不刮到他们自己这边来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风就是空气的水平流动。冬天刮西北风的原因就是大陆和海洋的性质不同,也就是说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不同。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当然有些由原子组成,为了叙述方便,统一说分子)。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排列是不一样的,并且分子都是不停运动的。有一个比喻是这样说的,气体分子的排列和运动状态就像放学后在操场玩耍的小朋友,液体就像课间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朋友,而固体就像上课时坐在椅子上活泼乱动的小朋友。并且三者分子之间的距离一个比一个大,气体分子的距离尤其大。
再说一个事为什么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会升高,温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温度其实就是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分子运动的快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分子运动的越剧烈温度就越高。我们知道能量是能相互转化的,宇宙中的总能量是不变的。物体吸收了外来的热量,热量也是一种能量嘛。这些热量会转化成分子运动的能量,也叫分子动能,这样分子获得了能量,跑的自然就快了,温度也就升高了。形象一点说就像烧开水,给平静的凉水加热,等它开了就会咕嘟咕嘟的翻滚,就像分子的运动加快了。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吸收同样的热量,大部分固体升高的温度要比液体大。因为液体吸收的热量除了用于加快分子运动速度以外,还得有相当一部分转化成别的。
我们知道液体受热体积是会膨胀的,要不怎么有时候水烧开了会溢出来。而固体受热的膨胀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体积膨胀的本质就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所以同样多的分子,气体体积最大,就像军队方阵散开了一样。但液体分子间是有引力的,你要想拉大它们的距离就得克服它们之间的引力。也就是得给它们能量。形象一点说就是把地球和地上的一个石子比作两个分子,它们之间是有地心引力的,要想把石子捡起来,也就是拉大二者的距离,你就得给石子能量,也就是给它施加力让它的位置更高。上面说的转化成别的的那部分能量就是干这个了,这个转化后的能量就叫分子势能。所以液体分子一共有两个能量,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固体相对来说就一个,就是分子动能,因为它的分子位置几乎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吸收同样热量大陆比海洋上升的温度多(其实专业术语叫大陆的比热容低),相反的散出同样热量,大陆比海洋降低的温度也多。夏天太阳毒,大陆和海洋主要是吸热,冬天日照弱,大陆和海洋主要是散热。就像白天它们吸热晚上散热一样。所以夏天大陆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大陆气温比海洋低。
而风一般是从气温低的地方往气温高的地方刮。因为气温降低空气会下降,气温升高空气会上升,所以前者空气变稠,后者变稀,自然空气会从稠的地方往稀的地方跑,也就成了风。
所以冬天的风从亚洲大陆刮向太平洋,也就成了西北风。
但中国大陆整体刮西北风不代表局部哪块地方都是西北风。就像绝大部分人怕死,但总有几个不怕死的。赤壁这地方就是个另类。
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赤壁之战刮东南风,史学家也说不清楚。因为战场到底在哪都不确定,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不就搞错了吗,发了大半天感慨,结果后人考证他写诗的那地方根本就不是赤壁的战场。但是因为他写的太好了,后人就给那地方起个名字叫东坡赤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文赤壁。
知道了上面的知识,这东南风也就不神秘了,它肯定不是诸葛亮借的。而是人家周瑜常年在附近练兵,了解当地的气候,知道大战这几天会刮东南风。但曹操一个外地人他是不知道的。所以周瑜才是真正的军事家,懂指挥,还会利用天时地利。
咱们可以有几种假设。一种是如果孙刘联军的后边有个巨大的悬崖峭壁,把西北风反弹回去,不就成了东南风吗?或者曹操的后边有个大湖,当然这个大湖得比长江宽的多,否则不起作用。咱们知道冬天风从大陆刮向水面。这也能有了东南风。
当然了这只是猜测,但不管什么情况,这风都不可能是跟老天爷借的。
其实作为诸葛亮头号大粉丝的罗贯中,只怕偶像身影不够高大,所以把好多根本就不是诸葛亮的事全安在他身上。火烧博望,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等等都不是诸葛亮干的。
有个对联说的是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收取荆州益州
排八阵——排列八卦阵
六出——六出祈山
七擒——七擒孟获
东和——东和孙吴
北拒——北拒曹魏
上联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下联对“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五个方位和五行,叫人拍案叫绝,只可惜它说的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
咱们说说,荆州是赤壁之战打退曹操之后获得的,而赤壁之战的真正策划者指挥官是周瑜,没诸葛什么事。俩人写纸条约火攻,诸葛亮借东风,都是不存在的。还有历史上的诸葛亮总共五次北伐,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平定南蛮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是真的七擒孟获正史也没有记载。
取益州刘备带的是庞统,诸葛亮那会在镇守荆州,也没他什么事。所以对联里收二川,取西蜀,六出七擒,水面偏能用火攻都是有问题的。
其实吧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功绩主要有三个:
1.为刘备制定打天下的大战略,即隆中对
2.赤壁之战促成孙刘联盟
3.刘备去世后治理蜀国。
而治蜀是他最大的功绩,把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诸葛亮是位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无疑。
那为什么历代把诸葛亮捧得如此神?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古代的舆论掌握在读书人的笔杆子里,刘备对诸葛亮如此重视甚至不惜委身三顾。这对后世的知识分子诱惑太大,谁不想像他那么风光。尤其是像罗贯中这样不得志的更加崇拜诸葛,简直就是自己的祖宗。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后世的统治者也有意把诸葛亮捧上神坛,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意思就是告诉臣民,你看像诸葛亮这么大本事的人都忠心耿耿的辅佐刘氏集团,你们就别捣乱了,好好听话吧。其实就是给老百姓上一个精神枷锁,其实就是儒家里的忠诚。同样的道理,真实的刘禅不一定就那么扶不上墙。之所以把刘禅贬的那么低,就是告诉臣民像这么无能的主公诸葛亮都忠诚不二,你们还是乖乖待着吧。
喜欢本文可关注微信公号“说明白了吗”,愿与君一起理解世界。本人水平有限,可能有误,望谅解
- 上一篇:平遥双林寺天王殿_
- 下一篇:林冲武功梁山排第几_武松单挑林冲哪个更厉害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诸葛亮借东风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_历史上真有诸葛亮借东风这件事吗
小说三国演义说赤壁之战的东风是诸葛亮跟老天爷借的。这不扯吗,人又不是龙王,哪能借风。要是有这么大本事还打仗干嘛,直接借个龙卷风把曹操大军都刮天上去不完了,还什么三分天下
-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还是施耐庵_《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人?( )
本文配图来源:花瓣网 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东东平人(一说并州太原人),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
-
诸葛亮借东风是赤壁之战吗_周瑜赤壁之战借东风
《三国演义》中的史实疑问之一 ——以“赤壁之战”中的东风主谋者为例 鲁迅曾说:“欲显刘备之厚而似伪,状诸葛之智而近妖”。这是鲁迅先生读完《三国演义》之后的感受。诸葛亮不仅能
-
关胜为什么在林冲前面_老水浒传关胜大战林冲
林冲是梁山元老级的人物,梁山好汉最初排名是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后来晁盖死了,宋江顶了他的位置,这个没有人有任何意见。卢俊义坐上第二把交椅没问题,因为是他活捉了杀死
-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他是_水浒《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施耐庵,一般认为他是元末明初人,并认为他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作者。迄今为止,所有版本的《水浒传》上都冠名施耐庵。 《水浒传》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名作。它
-
草船借箭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诸葛亮的什么?_诸葛亮草船借箭概括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的叹息犹在在耳畔,诸葛亮的一生是传奇的,只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呢? 诸葛亮一生跌宕,起初隐居在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直至刘备三
-
水浒传是在什么基础上成书的_水浒传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大家都知道 《水浒传》 的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但是其实这部书并非这两个人写的,整部著作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成书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 《水浒》 的成书作者和阶层
-
施耐庵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水浒传_水浒传的作者为什么是罗贯中和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小说民族艺术风格的代表,在思想性,艺术形象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通过对北宋末年宋江等36人起义的描述,艺术的概括了我国封建社会后
-
水浒《水浒传》的作者是谁?_谁是水浒传的作者
我国文学向来有轻视小说的传统,视小说为稗官野史,不能登大雅之堂,因此《全唐诗》所收录的四万多首诗,很大一部分都有作者可查,而今天我们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的作者还存在着不小
-
水浒传有几部_水浒传是谁的代表作
四大名著《水浒传》许多人都爱看,也拍成了多部电视剧,电影等,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四大名著《水浒传》有几个版本?《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如果你感兴趣,就来一起看看吧。 《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