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过襄城
窦永革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清山东新城(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
王士祯的家庭为当时的新城望族,世代官宦。其家族自明后期至清中叶前后二百多年间出过进士31名、举人46名,出仕为官者100多人,其中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可谓科甲蝉联,簪缨不绝,人才辈出。王士祯的祖父王象晋,为明朝布政使。崇祯七年闰八月二十六日(1634年9月17日),王士祯出生于豫省官舍,祖父呼之小名“豫孙”。顺治七年(1650),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顺治八年乡试第六,顺治十二年参加会试第五十六。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补殿试,三甲三十六名进士,次年任扬州推官。康熙四年(1665),升任户部郎中,至京城为官。当时,王士祯有大量名篇传世,其写景诗文尤为人称道,所作“绿杨城郭是扬州”一句,被当时许多名画家作为画题入画。康熙皇帝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康熙十七年(1678),受康熙皇帝召见,“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仕南书房”。康熙皇帝还下诏要王士祯进呈诗稿,王士祯遂选录300篇诗作进奉,定名《御览集》。后升礼部主事、国子监祭酒、左都御史。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不久,因受王五案失察牵连,被以“瞻循”罪革职回乡。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皇帝眷念旧臣,特诏官复原职。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1711年6月26日)卒, 享年78岁。
王士祯去世后被易名数次。至雍正朝,其“禛”字因避雍正讳,改名王士正。至乾隆,又赐名士祯,谥文简。后世文学史中,“王士禛”或“王士祯”两名并用。
王士祯以诗文为一代宗师。其诗多抒写个人情怀,清新蕴藉,刻画工整。早年作品清丽华赡,中年后转为清淡苍劲。散文、填词也很出色。擅长各体,尤工七律。王士祯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王士祯一生著述达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蚕尾集》《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渔洋文略》《渔洋诗集》《带经堂集》《感旧集》《五代诗话》《精华录训篆》《蚕尾集》等。
王士祯自幼酷爱书法,九岁即能草书。其书风与诗风一样,经历了数次变化。早期率真狂放,中年后潇洒俊逸、清雅悠长。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同时,他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但因其以诗与诗论著称于文学史,其书名等为诗名所掩。
王士祯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研究。他首倡神韵学,创作神韵诗,编选以神韵为主旨的多种唐诗集,多方标举“神韵说”,由此逐渐形成了他的一家之论,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被誉为清初诗坛领袖、一代诗宗。他是继司空图、严羽之后倡导神韵理论的又一大家,是“神韵说”的集大成者。他在说明他的“神韵说”理论时说,最喜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个字,有时又标举出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八个字,来说明神韵的含义。
王士祯的“神韵说”从诗歌内容到形式,从创作到欣赏、评论都有比较成熟的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神韵说”诗歌理论体系,在当时的诗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神韵诗为其独擅,既实践了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也开创了神韵诗派,成员中较为著名的有吴雯、洪升、宗元鼐等。王士祯倡导的“神韵说”,主宰诗坛数十年,其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在清代达到了顶峰,从而在中国诗歌理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士祯素有山水之癖,每当投身大自然便诗兴澎湃,一发而不可收。康熙十一年(1672)六月,他奉命典四川乡试。二十二日陛辞,七月朔日启程。九月二十五日,典试完毕,启程回京。往返京、蜀期间,他将沿途所见撰成《蜀道驿程记》,记载了他入蜀、出蜀途中所经的驿站、重要关隘、道里行程、名胜古迹,沿途所经地名、山水的考证等。此外,他在书中对沿途所经州县的经济状况、历史遗迹也略有所记。尤其是驿站里程的记载,对研究清代交通价值尤大。
在《蜀道驿程记》序言中,王士祯写道:“予以康熙壬子有成都之役,往来五阅月,赋诗三百余篇,世多有其本。”康熙三十九年(1700)编定的《渔洋山人精华录》,大部分选自《典试四川》《南海集》和《雍益集》。这些诗歌的产生均是“典试四川”“祭告南海”沿途得“江山之助”之作,也是其诗歌创作的精华。
康熙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王士祯由成都府(今成都市)出发返京。十一月一日发新野,经林水驿、南阳府治南阳县(今河南南阳市)、博望驿、裕州(今河南方城)、龙泉店、叶县、开封府襄城县、禹州(今河南禹州市)、新郑县(今河南新郑市)、郑州(今河南郑州市)、荥泽县(今河南郑州惠济区)、新乡县(今河南新乡市),至此闻讣,未及回京,即归山东故里。
在经过襄城县时,王世祯写下了《襄城道中》《渡汝水戏作襄城君曲楚庄辛事见说苑》和《拜李元礼墓》三首诗。这三首诗均见于《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七。
在《襄城道中》,王世祯写道:
角角逐鸣鸡,遥遥信马蹄。
雪残雍氏北,月落颍阳西。
序已三冬晚,途犹七圣迷。
汝南名士尽,望古一含悽。
王士祯在这年的冬天来到襄城县。他路过黄帝等七圣迷径处,看到残雪犹在,月落颍西,睹物思古,见景生情,竟发出了“汝南名士尽”的感慨,产生了一丝悠悠的惋惜和凄凉之情。“悽”通“凄”,即“凄凉”之意。
王士祯在经过襄城县时,从汝水渡河而过。看到滔滔不绝的汝河水,他想到了楚襄城君始封之日发生的故事,写下了《渡汝水戏作襄城君曲楚庄辛事见说苑》一诗。诗中写道:
玉剑翡翠衣,光照清川口。
不愿执楚珪,愿得执君手。
这首诗讲述的故事,是楚国襄城君册封受爵那天,身着华服伫立河边。楚大夫庄辛经过,见了他心中欢喜,于是上前行礼,想要握他的手。襄城君忿其越礼之举,不予理睬。于是庄辛洗了手,给襄城君讲述了楚国鄂君的故事。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当即让人翻译成楚语,这便有了《越人歌》之词。鄂君明白歌的意思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走过去拥抱船夫,给他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庄辛进而问襄城君:“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我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襄城君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手递给了他。
这则故事最早收录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卷十一《善说》第十三则“襄城君始封之日”篇。刘向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自幼生长在楚地,祖上藏书丰富,家学渊源有自,淹通经史,谙熟掌故。成帝时,刘向领校中五经秘书,就是负责西汉皇家藏书的整理,借机通览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最全面的典籍。在校书之余,为了“言得失、陈法戒”“助观览、补遗阙”,他根据皇家所藏和民间流行的书册编著了几部颇具故事性的杂著——《说苑》《新序》《列女传》等,作为政治教科书呈献给汉成帝刘骜。书中记录了先秦以至秦汉时期许多流行于民间的故事、传说。这些事例的来源和出处,十之八九还可以在现存典籍中探讨源流,互相参证。但有一部分却是早已散佚,文献无征,只靠《说苑》等书保留一点遗文琐语。“襄城君始封之日”便是其中的一篇。
襄城君的生平不详。而庄辛正是战国后期楚襄王(前298——前264在位)朝的大臣,与屈原、宋玉是同时代人。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了楚都郢,一举占领了楚国的整个西部,襄王仓皇迁都于陈。当时楚军全线溃败,不再作有组织的抵抗。当襄王向庄辛请教如何收拾残局时,庄辛先给襄王打气:“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成语“亡羊补牢”即来自庄辛这句话。随后襄王封庄辛为阳陵君,命他守卫在淮北的楚地。在故事发生的时候,襄城君刚刚接受了楚王的册封,而庄辛还是大夫,还没有封君,故他对襄城君自称“臣”。
这则故事发生的地点在襄城县汝河旁的楚阳台。楚阳台原在周王城之东。周王城又称周襄王故城,即襄城故城,现已无痕迹。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篇中写道:“汝水又东南,径襄城县故城南。王隐《晋书地道记》曰:‘楚灵王筑。’刘向《说苑》曰:‘襄城君始封之日,服翠衣,带玉佩,徙倚于流水之上。’即是水也,楚大夫庄辛所说处。”这段话印证了故事的发生地即在襄城县汝河旁。
在襄城县,王世祯还拜谒了李膺墓,写下了《拜李元礼墓》一诗。诗中写道:
颍水东流去不回,汉家司隶氾城隈。
西园官爵归常侍,北部髡钳记党魁。
一代荀陈师友谊,千秋蕃武死生哀。
岁寒谡谡松风里,犹似龙门御李来。
据襄城旧志记载:“汉司隶校尉李膺墓,在县城北十里。见冢记,有祠存。明李恭靖公立石表道左。”“恭靖”是明代户部尚书、太子少保、襄城人李敏的谥号。李膺(110—169),字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人,为东汉末叶清流领袖。李膺人品高洁,太学生推崇他为“天下模楷”,凡能受到他接见的太学生都自认为如“登龙门”,身价倍增。永寿二年(156),鲜卑人寇犯云中,桓帝任李膺为度辽将军,安定边境,鲜卑望风臣服。延熹八年(165),李膺任司隶校尉,上任10日便捕杀了大宦官张让之弟张朔。次年,张让等向桓帝诬告李膺与太学生结党,逮捕李膺等名士200余人。这就是东汉历史上的“党锢”事件。永康元年(167),灵帝继位,起用李膺为长乐少府,与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谋诛除宦官,不久失事,李膺再次被免。建宁二年(169),宦官集团逮捕“党人”。乡人劝告李膺逃匿,李膺毫不畏惧,被捕入狱被拷打致死。
在这首诗中,王世祯回顾了东汉后期宦官当道、败坏朝纲,李膺等“清流”们澄清宇内、誓死抗争的历史事实,表达了他对李膺铮铮铁骨的赞美之情,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总之,王世祯在襄城县所作的这三首诗,既描绘了襄城县的山水风景、历史遗迹,也记述了发生在襄城县的历史故事,表达了他对李膺等襄城县圣贤的赞美之情,对襄城县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给予了厚爱。同时,这些诗歌也充分体现了王世祯清新蕴藉、清淡苍劲的创作特点,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可以借鉴的诗歌创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