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礼仪表现?
克己复礼谓之“仁”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礼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整理、定型和对社会个体成员道德修养的文明规范。
我们知道,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等等。
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与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
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
孔子关于礼有什么主张?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孔子不满当时“天下无道”,动荡不安的社会,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情怀,奔游列国,汲汲以求,倡导“德化”、“礼治”。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他提出“为国以礼”(《先进》),集中表达了他对礼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孔子对周礼抱着很尊敬的心态,而在实际上又有所损益。
在继承中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
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礼”的,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
子曰:“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
”(《泰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述而》)这态度谈和感情毕竟是有一定的保守性的,因为周礼再好,也只是代表一个逝去了的时代,尽管那个时代曾经确实是辉煌的。
如果孔子果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一味地维护周礼,那他肯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保守派。
但是,事实上,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
如“周礼”重视祭祀鬼神,而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则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子路问事鬼神的问题,孔子明确地告诉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他的弟子都认为“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孔子重人事轻鬼神,革新了“周礼”的基本精神。
又如“周礼”规定的宗法制、世袭制在孔子这里也被打破了,他提出了的“举贤才”(《子路》)打破了亲亲尊尊,主张“学而优则仕”(《子张》),向社会打开了取士的大门。
孔子通过对周礼的损益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使之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制高点,并与“礼”配合,在修己的同时治人,在人的伦理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良好秩序。
孔子的礼指的是“克己复礼”,即克服自己的私欲、私念以达到礼的要求,这是为统治者提供的又一个统治思想的方法,为达到所谓礼的要求,孔子及其弟子提出“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治理国家方面,孔子提倡“礼制安邦”,用礼仪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老百姓就会心甘情愿服从统治者管理,不会生出二心。
在孝道方面,孔子提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活着时候要按照礼节侍奉他们,死后,依照礼节安葬他们,遵循礼制祭祀他们。
“礼”为治国之本,礼是一种可操作的政略。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一生主张很多,礼是其中重要的观点,贯穿人的一生,各个阶层的人都需要懂礼。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
孔子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孔子不满当时"天下无道",动荡不安的社会,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情怀,奔游列国,以求倡导"德化",“礼治”。
孔子的“礼"主要指"克己复礼”,即克服自己的私欲,私念以达到礼的要求。
- 上一篇:理发名言(覃子豪名言?)
- 下一篇:自我超越的名言事例 超越自我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