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中庸思想经典名言;古代的五经《礼记》中的《中庸》与四书中的《中庸》不是重复吗?

中庸思想经典名言;古代的五经《礼记》中的《中庸》与四书中的《中庸》不是重复吗?

作者:励志人生
日期:2024-02-29 22:04:11
阅读:

古代的五经《礼记》中的《中庸》与四书中的《中庸》不是重复吗?

中庸思想经典名言;古代的五经《礼记》中的《中庸》与四书中的《中庸》不是重复吗?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

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故而只剩下五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书五经翔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扩展资料: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经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

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曾子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

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前年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孔子中庸名言?

中庸思想经典名言;古代的五经《礼记》中的《中庸》与四书中的《中庸》不是重复吗?

《中庸》由孔子的后裔子思所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一、君子诚之为贵。

  正人君子把诚挚坦率作为可贵的东西。

  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

这句话意在说明不能把失败归结于外因,而主张责己,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豫,事先有准备。

立,成功。

一切事情预先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四、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爱好学习就能接近智慧,努力实行就能接近仁义,了解耻辱就能接近勇敢。

孔子这里指出了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好学、力行、知耻。

  五、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中庸之道离人并不遥远,只是人们在修道过程中故弄玄虚,使得道远离了人。

“道”是众人之道,它不是脱离人群之上的空中楼阁,也不是超脱于人世之外的不传秘法,它从未尝远离过人,一直伴随着人周围,只是人们自己不愿意去修道罢了。

  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动。

这句话讲的是关于治学求进的道理。

  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是天下人们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规则(达道)。

但是,我们怎样做到“中和”之道呢?内心要平和,心态要坦然,不为外物所动。

不说让别人尴尬的话,不做令自己懊悔的事,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这句话说明人要有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精神。

  。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