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中大励志名言(浙江大学校训校史?)

中大励志名言(浙江大学校训校史?)

作者:励志人生
日期:2024-02-25 10:58:24
阅读:

浙江大学校训校史?

中大励志名言(浙江大学校训校史?)

校训:求是创新 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 浙大精神:海纳江河 启真厚德 开物前民 树我邦国 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

  求是书院自创建之日起,就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

并在师生中逐渐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尽一已职责”的“求是”校风,这种校风一直延续到以后的浙江大学。

  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流亡办学,艰难困苦和生死别离,使竺可桢校长对“求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作了《王阳明与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

在演讲中,他以王阳明的求是精神、遇险不畏精神、艰苦卓绝精神和公忠报国精神,激励浙大师生在艰危中奋发进取,并提出要以 “求是”两字为校训,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求是”的优良传统,贯彻治学的精义。

1938年11月19日,校务会议正式通过了竺可桢的这项提议。

  关于“求是”的涵义,竺可桢曾作过多次阐述,他在《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演讲中说:“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

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

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最好的例子就是科学史上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达尔文、赫胥黎等人“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行为。

中国也有不少具有求是精神的先贤,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孙中山先生不但鼓吹革命而且实行革命,这革命精神,正是源于求是的精神。

  在此,竺可桢已经将“求是”的涵义大大地拓广和深化了,他所倡导的求是精神就是科学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继后,竺可桢又在《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更明确地阐述了“求是”的方法和路径,他说:“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

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

……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1)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

如遇横逆之境遇,但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

(3)专心一。

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

它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

求是书院自创建之日起,就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

并在师生中逐渐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尽一已职责”的“求是”校风,这种校风一直延续到以后的浙江大学。

老校训是“求是”,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提出要以 “求是”两字为校训。

新校训是“求是创新”,1988年5月5日,由路甬祥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

浙江大学真正的校史-106周年(2017年止)魏十七业余历史爱好者1928年的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两部分组成: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一、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史1910年11月26日,浙 江巡抚增韫专折上奏清廷,获准筹办浙江中等工业学堂。

1911年3月27日,浙江中等工业学堂正式开学,校址设在杭州蒲场巷杨官弄报国寺(原铜元局旧 址)。

1912年并更名为浙江公立中等工业学校。

1913年浙江公立中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1920年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更名为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7年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 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