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原话?
人性本善的原话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其中最有名的是孟子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
”这一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塑造。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善良、正直和仁慈的人。
季羡林对人性的描述?
《季羡林谈人生》一书中是这样谈论人性的:性恶或性善提法都源于儒家,孟子主性善,而荀子主性恶,争论了几千年,也没有争论出一个名堂。
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精神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
”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
孟子揭穿人性的十句话?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3、其进锐者,其退速。
4、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5、以五十步笑百步。
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7、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8、祸褔无不自己求之者。
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人性本善原文?
1.以本心论本性,以人皆有四端论证人皆有善的本性。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 2.论证人性本善是其情可以为善,非谓善是现成的。
同时指出恶的原因是后天影响,不能尽其才的缘故。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从人的共性出发进行推论,指出理义是心之所同好。
人性本善是因为人有好理义的自然倾向。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4.从家庭伦理的角度,指出爱父母兄弟是人的良知良能。
人有爱人的本能故人性本善。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
- 上一篇:八字名言大全 8字名人名言短句?
- 下一篇:有关收获的名言;关于付出收获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