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古代例子?
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见解,源于田穰苴的军事思想。
孙子将这句话写进了《孙子兵法》,遂使之成为军事格言而妇孺皆知。
田穰苴的带兵实践,又说明作为一个军事家,其“善之善者”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恩威并施树立权威。
不战而屈人之兵凭的是军容,凭的是装备,凭的是士气,凭的是道义,凭的是天时地利,凭的是人力物力,凭的是将帅的运筹帷幄,凭的是士兵的勇敢善战……总之,凭的是实力!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实力,才能使敌人望而生畏,才能使敌国不战而服。
田穰苴治军,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立威,一是施恩,恩威并用,执法严明。
他杀庄贾之后,三军将士对他既畏且服。
之后,他开始施恩了。
第二:身先士卒得人心。
司马迁记载说:“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穰苴)身自拊循之。
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
”意思是田穰苴对于士卒的营房和饮食以至生病医药之类的事都非常关心,亲自检查、询问,并将自己的粮食俸禄拿出来分给士卒,自己分到的粮食是全军中最少的。
先人后己,身先士卒,这是何等可贵的品质啊!这也难怪,当田穰苴准备与敌人开战时,连生病的士兵也要求上阵了。
三军之士无不奋勇当先,“争奋出为之赴战”。
将军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也只好在战场上舍命以报了。
所以,出战之日,齐军士气极为高涨,以至晋军见状,不战而退;燕军闻讯,渡河而逃…… 田穰苴麾师追击敌军,夺回阿、甄二城,收复黄河两岸,然后凯旋。
田穰苴挟大胜之威,率精悍之军,而且军卒皆唯其号令是从、唯其马首是瞻,这肯定会令齐景公心生忧惧。
田穰苴料到这一点,故而在临淄郊外便“释兵旅,解约束”,与三军将士盟誓要忠于齐景公,这才只带几个随从进入临淄城。
这下齐景公放心了,对田穰苴的表现颇为满意。
为了表彰田穰苴为齐国立下的大功,齐景公特意率朝中大臣们迎出都门,拜田穰苴为大司马。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故事。
古话说的慈不带兵,义不生财。
所以在带人用人上也要多讲究方式方法。
三国中后期,夷陵之战之后,魏、吴、羌、南蛮发动5路大军攻打蜀国。
诸葛亮巧施伎俩,用让羌族闻风丧胆的马超领少量兵马挡在羌族军前,另外让蜀国所剩所有大军迎击南蛮,然后离间魏国两路领军大帅,又派说客出使东吴。
这就造成了羌族畏惧马超不敢上前,坐观其他四路;孟获得知当面的蜀军众多也不敢出兵,同样坐观其他四路,魏国两个大将都想让对方上去和蜀国消耗,自己再后出兵立头功,也停滞不前;东吴孙权被邓芝说服,军队改为北上对抗北魏。
结果,魏军不得不撤回防守,羌族和南蛮看到其他三路退兵了,也都撤回部队。
因为夷陵之战而精疲力竭的蜀国不战而屈五路大军。
有。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685年,晋国趁着楚国贵族武悼王被赵氏氏族所困而弱化的时机,派遣大夫赵盾率领数百名士兵抢占楚国国都郢城。
当楚国察觉后,派遣了大军前来攻城,然而赵盾却没有坚守城池,而是率领士兵在周边地区游弋,不与楚国正面交锋。
此时,楚国人民对政权的支持并不强,赵盾散发宣传手稿,纷纷寄到楚国人民手中,呼吁他们不要支持当权者,使得楚国内部矛盾加剧,最终导致楚国内乱,赵盾获得最终胜利。
这就是一个古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你好,以下是一些古代例子:1. 孟子的例子:孟子曾经告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国家叫做齐国,它的国君想要打赢另一个国家的战争。
但是,他聪明地想到了一个方法,他命令自己的将军们在敌方国家的边境上修筑堡垒,并且派遣了大批的士兵进行巡逻和护卫。
这样一来,敌国的国君看到齐国这么强大,就害怕了,决定不再挑战齐国的权威。
这就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2. 周朝的例子:周朝时期,周天子姬发在位期间,他派遣鲁国的大夫孔父去攻打一个叫做祖己的国家。
孔父到达祖己后,没有立即进攻,而是打算先去祭祖,一直等到祭祖的仪式结束后才开始进攻。
这样一来,祖己的国君认为孔父一定有很强的神力,于是就主动投降了。
这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3. 战国时期的例子: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孟尝君曾经想要攻打楚国,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够,于是他就派遣使者给楚国的国君献上了一匹名叫“千里马”的珍贵马匹。
楚国的国君非常喜欢这匹马,于是就答应了孟尝君的请求,不再挑战齐国。
这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有因为古代的一些强国往往采取权谋手段,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例如公元前70年,汉武帝亲征匈奴失败后,被匈奴劫持的两位公主被迫嫁给匈奴单于,后来汉武帝运用阴谋手段,使匈奴单于被弑,两位公主回到了汉朝,成功屈服了匈奴,没有发生战争。
其他古代例子还有楚国春申君和秦国的议和条约、三国时期的蜀国诸葛亮和东吴孙权的草船借箭等。
这些例子都是通过各种手段避免战争,解决问题,展现了智慧和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