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说话名言警句?
话要说在点子上常言道:“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别人的批评、劝告听起来尖锐、让人感到不愉快,但对于自己的行为改正确实很有好处的。
在说话方面,孔子有很多的名言,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辞达而已矣”。
孔子认为,言辞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本质是用来沟通的,主要是信息传递互换,没必要非得有好口才。
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泰山名言孔子?
孔子为泰山所作《邱陵歌》 登彼邱陵,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喟然回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 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 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 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 涕落潺爰 译文: 我攀登泰山,山路巍巍然崎岖。
仁德之道在不远处,要追求它却要到远方去。
于是迷茫不已,前途艰难。
不禁十分感慨,回头看看,于是在泰山提笔抒怀。
林间大树郁郁葱葱十分高大,泰山下的小山连绵曲折。
山路间布满了荆棘,不能够得到重用。
想要砍伐掉它们也没有斧头,于是更加肆意蔓延生长。
只能够在这里叹息感慨,独自泪流。
孔子返鲁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哀公遣使以重金迎孔子自卫返鲁。
其时孔子在各地奔走飘泊十四年,阅历更加深广,政治经验更加成熟。
他看到鲁国当前外有吴国入侵之忧,内有季氏三雄争权之患,召他回国实出无奈,不会真正予以重用。
况且自己已是六十八高龄,在进退惟艰的处境中很难有大的政治作为。
壮年的精力都在奔波中白白消耗了,老年归国心情十分复杂。
因而当他路经泰山,登高远望时,不禁感慨系之,遂作《邱陵歌》以抒怀。
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
孔子金言10句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短小精悍,浅显易懂,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伦理等思想,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一。
“熟读《三字经》,可知古今事”,《三字经》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蕴涵着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以下这10句金玉良言,更是从中择取的精华,值得我们反复品味!1.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释句: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2.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释句: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
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3.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释句: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4.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释句: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
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5.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释句: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
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6.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释句:项橐(tuo)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样请教。
古代的圣贤,尚且这样勤于学习,不耻下问,(那么我们呢)7. 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
释句: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
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8.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释句:就像边担柴边读书的朱买臣和把书挂在牛角上的李密,虽然身体很劳累,但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
9.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释句:凡是读经、史、子、集各类书,一定要口诵、心惟,也就是要讽诵吟咏,心里思惟。
如果只是口诵而心不惟,则扞格而意思入不到心底去。
如果只是心惟而口不诵,则神昏而志不专,早上或许会想着这个道理,到了晚上就不然了,因此所学的有时会忘了。
10.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释句:在幼年时候,没有努力学习,这是特别不应该的。
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没有读书学习,那么到了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