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自刎什么意思?
比喻一个人到了绝望的境界时,无法面对现实采取极端的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 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
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
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
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
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
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准备瞅个机会再出战。
这天夜里,项羽进了营帐,愁眉不展。
他身边有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虞姬,看见他闷闷不乐,陪伴他喝酒解闷。
到了定更的时候,只听得一阵阵西风吹得呼呼直响,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
项羽仔细一听,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的,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子,唱的人还真不少。
项羽听到四面到处是楚歌声,不觉楞住了。
他失神似地说:“完了!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怎么汉营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项羽再也忍不住了,随口唱起一曲悲凉的歌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音zhuī)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一座出,气魄能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跑。
马儿不肯跑有什么办法?虞姬呀虞姬,我拿你怎么办?”)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也跟着唱起来。
霸王唱着唱着,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旁边的侍从也都伤心得抬不起头。
当夜,项羽跨上乌骓马,带了八百个子弟兵冲过汉营,马不停蹄楚汉相争说的就是项羽和刘邦为了谁当皇帝而发生的争斗。
战争初期,项羽实力强大,兵强马壮。
刘邦知道以自己的力量无法与项羽抗衡,就向项羽表示自己愿意安心留在巴、蜀一带,不再回中原与他相争。
项羽果然放松了对刘邦的戒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越来越有利于刘邦。
随后,楚汉战争的决战时刻来临了。
这天晚上,项羽从睡梦中惊醒,听到四周都是楚歌,便以为刘邦的汉军已经在他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占领了楚国。
当天晚上,项羽跨骑乌骓马,带领800子弟向外突围。
汉军发现后紧追不舍。
等到了淮河时,项羽的手下还剩下100多人了。
到了东城,还剩下28人。
项羽叹道:“这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 而是天叫我亡啊!” 项羽把仅有的28人分成4队,率领他们冲向汉军。
他们一直往南跑去,来到了乌江,恰巧乌江亭长的小船停在岸边。
他劝项羽到江东继续称王,可项羽却苦笑着说:“我在江东带领8000 子弟渡江起兵,如今他们一个都没有回去,我一个人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呢?”说完,他将乌骓马送给了亭长,又同追上来的汉兵激战起来。
项羽受了十几处伤,最后拔剑自刎了。
指人最后无路可走,没有活路,只有一死,无其它选择。
原指秦末楚汉争天下,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汉刘邦所困,韩信用四面楚歌之法瓦解了霸王手下兵下士气,最后项羽退到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也留下了乌江自刎这个典故。
乌江自刎的意思就是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的秦末历史事件。
我们来详细说一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楚霸王项羽在当时是一代枭雄,起兵反秦,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推翻了残暴的秦朝,可是楚霸王项羽却没有能胜利到最后,被刘邦打败,逼到乌江,使得一代霸王自刎于乌江江边。
乌江自刎的典故源于楚汉之争,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
由于西楚霸王项羽刚愎自用,有勇无谋,缺乏战略眼光,兵败乌江。
因无脸面回去见江东父老,羞于东山再起,拨剑自刎于乌江边,为世人所不齿。
宋女词人李清照曾以此留诗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激励人们逆境中要奋发图强,能曲能申,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刘邦,项羽垓下大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后,项羽兵败如山,率领残军一直退到乌江边,刘邦军队汹涌而至,逃无可逃,唯有一叶轻舟可渡乌江,可项羽不肯过江,当初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兵出来争夺天下,真的没有脸面自己一个人回去。
羞愧难当之下,生而无望,叹气说:非战不利,此乃天也。
说罢自刎而亡。
后人李清照写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之死,是受争议的,到底应不应该过江东,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斯人已随大江东去,缥缈无踪,唯一剩的,就是死后之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