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励志小故事?
中国体育励志故事 李宁带伤比赛夺金牌 在奥运会上连夺3块金牌的李宁是带伤参加比赛的。
1984年5月,严重的伤痛使他放弃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体操赛。
奥运会临近,伤痛稍有好转,他就参加练习,去洛杉矶后,有一天做双杠后滚翻直倒立拉臂时,一使劲,胸肌拉伤了,肩背也受伤,痛得他痉挛抽搐,攥紧拳头。
可他瞒着教练,暗暗发誓:“拼吧,就是比赛后肩膀断了,俺也认了!”就列样,李宁不仅靠他的体力、技术,还靠他的坚强意志夺得了3块金牌。
分析:金牌是重要的,比金牌更重要的是精神。
体育场上最感动人们的,就是这种拼搏精神。
话题:“最重的金牌”“精神无价”。
奥运冠军励志故事?
张湘祥8月11日,是举重选手张湘祥的荣耀时刻。
“万岁!”当张湘祥在奥运会男子62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夺冠后,直播这场比赛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员忍不住大喊。
当国歌演奏完毕,张湘祥走下领奖台,双腿跪倒在举重台上,深情地向四个方向磕头感谢。
荣耀背后,这一路走来太艰辛。
张湘祥算得上是少年得志。
2000年,才17岁的他就获得了悉尼奥运会的铜牌。
2001年,他轻松摘下了九运会男子举重的金牌。
但2003年,由于医生的疏忽,针剂打进了训练受伤的张湘祥的腰椎。
他休克了3天,与死神擦肩而过。
因为伤病,张湘祥的成绩一落千丈,也因为伤病,他被挡在雅典奥运会的大门外。
近3年的养伤时间,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张湘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北体大教练的带领下独自进行恢复性训练。
2008年,张湘祥终于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宣告自己仍是生活的强者。
东京奥运会中国奥运精神励志故事?
东京奥运会上的感人励志故事,奥运冠军背后隐藏的追梦故事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看到奥运健儿获得奖牌风光的同时,除了为他们感到骄傲,运动员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让我们动容。
他们在赛后时不时爆出的“金句”,向我们揭示了,追逐梦想不懈努力,是多么艰辛又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来看看他们背后的故事吧,当孩子们不努力学习时就让他们看看。
01 “把过程做好,结果自然不会差。
”——杨倩 奥运首金、清华学霸、两摘金牌的中国00后奥运冠军杨倩,是美貌与实力并存的宝藏女孩。
从11岁到21岁,她在射击的路上走了10年,才站到了奥运会的奖台上。
这10年不可谓不辛苦,小时候因为训练辛苦又枯燥,哭着和母亲说要退出射击队。
在家人、学校和教练的劝说下,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清华大学接受采访时,她说:“比如我练习中有一次打得不好的话,就会主动去要求自己,我今天一定要把这一枪打好,不能放弃。
” 正是这一股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在射击的路上走了这么久,才造就了今天奥运女神的诞生。
02 “没有舒服的时候,只有痛和很痛的区别。
”——施廷懋 施廷懋,1991年出生,今年30岁的她,已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将”了。
“上一届可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届则是十分耕耘一分收获。
”年龄的增长,伤病的困扰,情绪的波动,都曾如缠木之藤,想要把她拖进失败的深渊。
但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中,她重现历史,再次包揽女子单双人三米板项目的金牌。
至今,两届奥运,四枚金牌,给她的传奇之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人生就是这样,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所有美好的东西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会是很轻松就能得来的。
03 “我想把我能做的,该做的,可以做的,都做好。
我还想要坚持。
”——苏炳添 “9秒83!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苏炳添,圆梦东京赛场!”屏幕内,是解说激动的声音;屏幕外,是全国人民的欢呼声。
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的飞人速度打破亚洲记录,成为首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赛后接受采访,苏炳添说:“我想把我能做的,该做的,可以做的,都做好。
我还想要坚持。
” 虽然最后决赛时他并没有得奖牌,但他已经创造了历史,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定下目标,去追逐,去奔跑,去落实,然后去坚持,这就是他想告诉我们的。
04 “逆风翻盘,我命由我不由天!”——谌利军 在男子举重67公斤级比赛现场,中国选手谌利军出现失误,落后第一名11公斤,夺冠的希望非常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