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过关于古人勤学苦读的典故至少3个?
1. 孔夫子三年不言,只为学道。
孔子在鲁国做官时,对政治失望,决定离开,历经艰辛,最终在他三十岁时开始游行四方,到处向名师学习,三年期间很少说话,尽心苦读,终于达成了学问上的壮举。
2. 韩愈送子侄之归,嘱咐道:“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好耍懒散,因为要想取得真才实学,就必须勤奋刻苦。
”3. 柳宗元考中进士后,曾任刑部属吏,倾心于学问,晚上熬到半夜,早晨又起来早读文章,排除了琐事的干扰,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
4. 关汉卿是中国明代的戏曲作家,在他二十五岁那年,因为不能支付学费而放弃了读书。
但他没有放弃学习,把大量精力花在看书、写作和排练上,最终取得了杰出的文学成就。
5. 王阳明小时候十分聪明,但因刻意攀比而不思进取。
后来,因师父的教诲和自己的自省,认识到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刻苦学习。
他于是投入到钻研哲学、心学的学问中,终于成为明朝儒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1. 孔子求学三省而不足:孔子年少时就开始求学,曾先后到过三个国家学习,但他仍然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充实,需要更多的学习。
2. 鲁迅的自学成才:鲁迅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但他靠着自己的努力,通过读书学习,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3. 程颢、程颐的勤学苦读:程颢和程颐是北宋时期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为了追求更深入的学问,不惜在极端的贫困环境下苦读黄庭经,并创立了“理学”思想体系。
王阳明小时候的一首诗?
《蔽月山房》王阳明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因此便感觉月亮很小,对此有人便说到山比月亮更大。
如果人们的目光能够放得长远,那便会发现不仅山很高,月亮也更加广阔。
阳明心学第一等事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的“第一等事”,发现很多有成就的人原来都是践行了真正的普世的”大道”,而这个大道,正因为他的简单朴实 又极易被人们忽视甚至瞧不上。
信任,格局,积蓄能量,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既要眼光放远,又要立足脚下,慢即是快。
王阳明五岁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王阳明出生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科举状元,祖父亦是文人雅士。
传说在王阳明小时候张口说话以前,祖父把他抱在怀里诵读、背诵四书五经。
耳濡目染下,五岁那年,王阳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本儒家经典《大学》,滔滔不绝地背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