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到底姓什么?
莫言,本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其写作风格以“大胆新奇”著称,擅以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并凭借该小说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2年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莫言姓管,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莫言非常重视文学的本体意义,体验性是他乡村写作最重要的特点,这得益于他二十年的农村生活,他与这无拘无束又“藏污纳垢”的乡间社会朝夕相处,它的魅力与痛苦都深入到作家的骨髓,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体验。
您好,莫言姓管。
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无限丰富而又科学严密的想象空间,其写作思维新颖独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这一广阔的文化熔炉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悲剧、战争,反映了一个时代充满爱、痛和团结的生活。
管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原名管谟业,笔名莫言,就是“莫要言语”,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有很多很多奇思妙想,说话特别多,他母亲就告诉他要少说话,后来为了激励、警示自己,才把笔名取为莫言,我想也有与他原名读音相似的原因。
莫言破庙避雨的故事?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有8个农民在赶路。
瓢泼大雨,把人全部浇透了,他们全部冲到一座破庙里避雨。
8个人躲在庙里好半天,不见雨停。
看着门口的雨反而越下越大,天空中的雷声不断,隐隐中似乎听到龙在愤怒地咆哮。
于是,几个人互相观望,是不是咱们里面有人做了坏事?如果做了,就主动出去让雷劈了,结果谁也不承认。
大家又开始讨论,既然都不承认,我们把头上的草帽扔出去,被吹回来就是好人,吹出去的就是恶人,让他去招雷劈。
八个人同意这个说法,都把草帽扔了出去,只有一个年轻后生的帽子被风吹地找不到影子。
这一下,大家都要求他走出庙,可是年轻后生怎么也不出,要对天发誓他没做坏事。
剩下七个人不管那么多,合力抬起他就把他扔出了庙门。
就在他被扔出庙门的一瞬间,一道天雷击中破庙的屋顶,破庙全塌了。
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算不如天算。
故事讲的是: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突然遇到了一场暴风雨,紧急之下他们躲进了一座破庙里。
外边的雷声轰隆隆像要震破天一样,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
泥瓦匠们一个个都很害怕。
有一个人说话了:我们八个人中,肯定有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接受惩罚吧,免得让我们这些好人受牵连。
说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动弹。
又有一个人说道:“我们都把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都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
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不愿意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
这是莫言在诺贝尔奖颁奖前的演讲中提过一个故事。
开头几个木匠庙里面躲雨,外面火球滚滚,空中好像有龙的叫声,有人就说我们中一定有人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应该自己走出去受罚。
但是没有人愿意走出去,所以大家决定往外抛草帽,约定扔出去后被风刮回来的就留下,扔出去的就离开。
结果只有一人草帽丢了出去,他不愿出去,众人一起把他扔了出去,他刚出去,那座庙便轰然倒塌。
1.源自中国古代传说,讲述的是莫言为了躲避暴雨,在一座庙宇中破坏了一堵墙,从而引发了一场宗教改革。
2.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教改革的历史,也暗示了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3.也可以被解读为一个改革者的象征,他勇敢地挑战传统,为了实现改革而不惜牺牲,他的行为也激励了后人不断改革,实现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