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叶城作为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李白故乡,并且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非常高。但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记载缺乏,其具体位置千年来一直无法确定。成为我国西域历史之谜。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邮政发行的李白纪念邮票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托克马克市(今属吉尔吉斯斯坦)的一个农民在田地里耕作时,偶然发现了一块石头。
前苏联农民发现的石头
就是上面这块石头,这块石头大致呈长方形,边缘部分已经残损。但熟悉佛教的考古学界马上判断出来,这是一件佛教造像的基座。经过辨识,该佛像基座上共刻有41个汉字。
造像基座拓片
这41个汉字表达的意思是:唐代安西副都护、碎叶镇压十姓使杜怀宝为天子祈福、为死去的父母冥福。杜怀宝为何人?历史上关于杜怀宝的记录仅有寥寥数语。
《新唐书·王方翼传》:
裴行俭讨(阿史那)遮匐,奏(王方翼)为副,兼检校安西都护,徙故都护杜怀宝为庭州刺史。方翼筑碎叶城,面三门,纡还多趣以诡出入,五旬毕。西域胡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未几,徙方翼庭州刺史,而(杜)怀宝自金山都护更镇安西,遂失蕃戎之和。
译文如下:唐高宗调露元年(即公元679年),裴行俭奉命前往西域平定突厥叛乱。为配合这次行动,后来修筑碎叶城的王方翼被封为安西都护,而杜怀宝则从安西都护调整为庭州刺史。当叛乱平定,碎叶城修筑完成后,唐高宗一道诏书又将二人职位对调,杜怀宝又被派往碎叶镇守。
碎叶城发现的其他造像碑
中国史籍对杜怀宝的全部记载仅有《王方翼传》里的这几十个字。但这几十个字成为确定唐代碎叶城遗址的最核心证据。这尊被前苏联农民发现的佛教造像碑,很可能是杜怀宝在其位而不得重用、又远在碎叶边地的思母之情,借这尊佛教造像石来获得心理慰籍。戍守碎叶的杜怀宝将痛苦的情绪凝聚在造像之中,被历史无情遗忘,却又被后人兴奋发现,成为佐证碎叶城城址的关键证据。
碎叶城遗址
碎叶城遗址
一块“石头”确定唐代碎叶城城址 藏身吉尔吉斯斯坦国人难得一见
经过1000多年的风吹雨打,这座仿唐代长安城的边境重镇,如今已风化为一座巨大的土堆。考古学家通过发掘,发现碎叶城的城墙长达26公里,并在寺庙废墟中发掘出“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等唐代钱币。
碎叶城遗址距最近的中国边境直线距离为38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泰山。距西安直线距离3050公里,即使是坐动车,从碎叶到西安也至少需要16个小时。要知道,现在从北京到广州的直达动车也才只要9个小时。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李白是碎叶城人_李白出生于碎叶城
碎叶城作为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李白故乡,并且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非常高。但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记载缺乏,其具体位置千年来一直无
-
诗人李白故里在哪里_李白写故乡的诗
提起李白,大家耳熟能详,诗仙的称号流传千古。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十步杀一人,千
-
李白家乡在四川吗_李白来自哪个国家
李白是我们唐代的著名诗人,写的诗中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也因为他酒后写诗,诗词或是豪迈大气或是漂移灵动的风采,被人们称为诗仙,而李白和苏轼一样,都是中国诗人中的旅行家,足
-
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英语_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英文翻译是
11月19日,邱安军走下飞机,再次踏在祖国坚实的土地上,心情十分愉悦。 今年35岁的邱安军在新疆北新路桥国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新路桥公司)伊斯兰堡办事处M4-IIA、IIIB高速公路
-
李叔同佛教上的成就_
李叔同(1880--1942),俗姓李,字叔同,出家后法号弘一,浙江平息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艺术大师。李叔同生于天津,长在上海,后到日本求学。绘画、戏剧、诗文、书法、音乐无所不通。
-
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是什么意思_莲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
说起莲花,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是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 《严华经》上说莲花有四义:①出淤泥不染;②良性开发;③为群蜂所采;④有香、净、
-
佛教以莲花象征_佛教莲花的寓意和象征
在佛教中,我们经常看到莲花的形象。例如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莲花的纯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形象在佛教中的
-
莲花出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_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即荷花,是圣洁正直的代名词,在我国被称为君子之花。宋代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让世人记住了莲的“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
-
梁武帝灭佛_梁武帝与佛教的故事
继东晋十六国长期分裂之后,南北朝的对峙状态又持续了160余年,这一局面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朝佛教是在帝王们的普遍提倡和支持下兴盛起来的。 宋高祖刘裕篡位时,曾有人借
-
梁武帝与佛教的渊源_隋炀帝对佛教贡献
继东晋十六国长期分裂之后,南北朝的对峙状态又持续了160余年,这一局面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朝佛教是在帝王们的普遍提倡和支持下兴盛起来的。 宋高祖刘裕篡位时,曾有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