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华夏诗歌史上的奇才。当年,他长安求仕,初逢贺知章,一首《蜀道难》,让贺知章惊叹不已,连呼:真乃谪仙人也!李白的《蜀道难》是一篇歌行体,以浪漫主义手法,融神话、现实、想象为一体,艺术地再现了蜀道的峥嵘、突兀、崎岖、惊险,以及不可凌越的气势,歌咏了蜀地山川的秀美和祖国河山的壮丽。李白的《蜀道难》多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在神州大地上,真可谓家喻户晓,传唱不衰。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史上写《蜀道难》的诗人,不止李白一个,南朝萧钢就是最早创作此题的人。
《蜀道难》
南朝梁·萧钢
其一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其二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不同于李白的长篇歌行,萧钢的《蜀道难》只是精悍的五言古诗,却构思精巧,笔法凝练,十分传神的活化出当时人们入蜀的艰辛,读后别有一种韵味。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建平年间修建的督邮道,鱼复县的永安宫,这些地方萧钢未登基前都有到过,他对这些地方也是很有感情的。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为什么要奏起那熟悉的曲调呢?是因为心中的那份难以控制的思念,是因为想起了许多曾经相爱时的细节。而思念的人又在那千里之外的巴山蜀水,便只好奏起彼此熟悉的曲子,聊解那绵绵的思念之情。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选取了“巫山”和“巴水”两个意象,巫山连绵不绝,方圆七百里;巴水水流迂回,蜿蜒曲折。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那重峦叠嶂难以翻越的巫山,那弯弯曲曲难以行舟的巴水,极尽道出当时人们出入川蜀的艰难。
“笛声下复高,猿声断还续”。这两句化用了“巴东三峡无限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句。船行在巴水上,不断有笛声传来,时高时低,悠扬婉转;两岸更有猿声啼叫,时断时续,凄清哀绝。这是在写描眼前的景象,更是在抒发心中的幽情。这景、声、情的完美融合,营造出了一片清丽而忧伤的境界。
萧钢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三子,是昭明太子萧统同父同母的弟弟,和父亲、哥哥一样,萧钢也是才情盖世。萧衍、萧统、萧钢、萧绎合称为“四萧”,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由于萧统早逝,萧钢被立为太子。“侯景之乱”,萧衍被叛军活活饿死,萧钢继位,做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傀儡皇帝。大宝二年,即公元551年,终被侯景所杀害。
没有李白那令人惊骇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萧钢的《蜀道难》轻点蜀道之难险,而重墨于一种与蜀道盘旋曲折之类似的情绪情感,这可能也是那个懦弱无为的皇帝别样心情的表现吧!全诗意境唯美,语言清丽,也是《蜀道难》中的经典名篇。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李白被称为诗仙_李白是唐代伟大的什么诗
李白是华夏诗歌史上的奇才。当年,他长安求仕,初逢贺知章,一首《蜀道难》,让贺知章惊叹不已,连呼:真乃谪仙人也!李白的《蜀道难》是一篇歌行体,以浪漫主义手法,融神话、现实
-
李白诗言满足_你还知道李白的哪首诗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
-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_早知当初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相思泪深,天涯苦远。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 绕指的情愫,一生的眷恋,在琵琶和鸣中,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岁月的留恋。 一场红尘恋,一
-
李白的老家是哪里人_李白被后人誉为什么
在中国诗坛,影响力最大的、知名度最大的、粉丝最多的诗人无疑都是李白。他和杜甫一起,推动了诗歌文化在唐朝达到鼎盛时期,也成就了文坛不朽的传说。关于李白的出生地,在历史上有
-
李白《侠客行》全诗翻译赏析_李白侠客行诗歌意境
提到“诗仙”李白,可能你会想起他的很多很多的诗,比如:《静夜思》、《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怨情》等等数不
-
李白古诗四言绝句_五言六句诗大全李白
作为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诗句内容还有所写诗词的形式都非常丰富。李白可以说是古典诗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事迹成就,光照于整个中国古代诗词史,无人能够与之匹敌
-
关于唐代李白的故事有什么?_关于李白的轶事典故
很久,很久以后,再也没有过这样的传奇。所有知情的人都被时间悄悄地埋进土里。直到一个说书人发现了这个秘密,他把它写成故事,茶余饭后,当做笑谈,讲给你听! 对的只是故事而已!
-
李白的侠客行中侠客的形象_李白行侠仗义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世誉为“诗仙”。李白常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喜爱喝酒的游侠儿,尤其是他那首经典的《侠客行》,其中一句“十步杀一人
-
李白除了被称为诗仙还被称为什么_李白为什么被称之为诗仙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盛唐时代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大师,“诗仙”盛名,熠熠千载,谁人不知?然而,“诗仙”的由来及其中的审美内涵,恐怕知道的朋友就不太多了。 许多介绍李白身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