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帝当中,李隆基和李世民十分相似。摊上这样的主儿,不论是他的父亲,还是他的儿子都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人言虎毒不食子,但唐玄宗却曾做出过一日杀三子的事情。唐肃宗李亨侥幸作了太子,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恐闭门家中坐、祸从天降,小日子过得毫无乐趣可言。因此,安史之乱爆发,趁着马嵬坡之乱,肃宗当机立断选择了与父亲分道扬镳。
象肃宗这种从恐惧和阴郁中成长起来的人,根本不能指望他遵守父子人伦之道。有其父必有其子,肃宗跑到灵武没几天,喘息略定,就在众人的拥戴之下自立为君,遥尊远在四川的玄宗为太上皇。
登基当天,肃宗就派出使臣赶赴四川向父亲报喜。李隆基得到消息后当时面色反映如何,史料阙如,按情理忖度是乐不起来的。正史记载,玄宗当众表态云:“待克复两京,朕当怡神姑射,偃息大庭。”这句话听上去似乎很敞亮,其实耐人寻味——玄宗言外之意是,如果你有种,收复了两京,我才会承认这个既成事实,如果不能,嘿嘿……
好在李亨运气不错,在郭子仪等将领的努力之下,安史之乱平定,两京光复。
收复长安后,肃宗立即派人前往四川迎接父亲,司马光《资治通鉴》将父子二人劫后重逢写得温馨感人:李亨亲自赶到咸阳迎接父亲,玄宗一见到儿子,就抱着他放声痛哭,李亨则跪在地上两手搂着父亲大腿大声嚎啕,一众臣子则抽泣、偷偷抹眼泪……李隆基当场兑现了承诺,取出一件黄袍,披在了李亨身上。李亨一边连称死罪,一边表示要做回太子,请父亲重新登基。李亨的这套小把戏,李隆基烂熟于心,岂会当真,态度诚恳地对儿子说:天数、人心皆归于汝!’
李亨当然听得出父亲话中有话,他也明白戏作足了就该早点收场,否则李隆基当众表示同意,这戏就演砸了。李亨当即顺风扯篷,表示无奈接受。
车驾快到长安,父子亲情更是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发不可收拾:御膳房进膳,肃宗先尝;玄宗坐车,肃宗亲自当司机。李隆基端坐在车内,感慨不已——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天子,也没今天如此风光。有个皇帝儿子当司机,幸福指数爆表了!
回到长安城,李隆基知情识趣的将皇宫让给了儿子居住,自己又住回了从前做太子时的兴庆宫,过上了幸福安逸的太上皇生活。只是李隆基是个耐不得寂寞的人,兴庆宫外面就是通衢,听得外面人声鼎沸,他就会时不时登上高台向外张望。每当他现身,就有小民山呼万岁拜舞于尘埃,李隆基听在耳中十分受用,就会派手下人当街摆下宴席招待父老乡亲。喊万岁就有酒有菜,长安人民岂能错过这种美事,于是人越聚越多,万岁之声不绝于耳。不但如此,李隆基还时不时找些旧臣来叙旧,把酒言欢,重温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的天宝遗韵。
一时间,玄宗、儿子肃宗、孙子代宗、曾孙德宗、重孙顺宗,五世同堂,其乐融融。
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玄宗晚年生活堪称完美。事情毁在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李辅国手中,李辅国是肃宗最为信任的太监,在朝堂呼风唤雨,偏偏资深太监高力士不屌他。几次在高力士面前失了颜面,怀恨在心的李辅国去打小报告,说玄宗不懂得夹紧尾巴作人,与外臣交接来往频繁,高力士与陈玄礼二人密谋推翻陛下,拥戴太上皇帝复辟。按司马光的说法,肃宗听了后再次痛哭流涕,表示父亲绝不会做对不起他的事情。李辅国听了,不以为然,谏道:“陛下为天下主,当为社稷大计,消乱于未萌,岂得徇匹夫之孝。”
肃宗听了默然不语。无声就是是默许,没几天,李辅国就矫诏请玄宗到西内游园赏花。玄宗一行人不知是计,欣然上路。走到半道,李辅国率领五百刀斧手拦住去路。声称皇上有旨,兴庆宫潮湿逼仄,无法再居住,派自己带领人来帮太上皇搬家。玄宗闻言,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这哪是让自己搬家,怕是一言不合,脑袋也会搬家了。
玄宗当即表示,自己早就想搬家了,只是肃宗不同意才拖到现在的。李辅国这么做,是遂了他的心愿。
乔迁新居后,玄宗后怕不已,对高力士说了句心里话:“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可惜的是,不久,高力士、陈玄礼这几个心腹都被安排了新的职务,高力士更是被贬到了烟瘴之地。肃宗将父亲身周的太监宫女全部换了新人,玄宗连个说知心话的人也没有了,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从此,李隆基万念俱灰,先是断了荤腥,之后干脆宣布辟谷。健康每况愈下,又熬了两年一命呜呼。许多史家如陈寅恪黄永年先生考证,他是被李辅国杀死的。
据说,临终前的玄宗每天嘴里反复吟诵的是李白写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声,还似人生一梦中。
又十三日,唐肃宗驾崩。
- 上一篇:唐太宗开创了开元盛世_
- 下一篇:李陵的故事的简介_李陵之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