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提起李鸿章很多人都都会唾骂他。这得从中国的近代史说起,由于清朝的软弱无能面对外国侵略者的无情掠夺,他们一味的妥协,签署了很多屈辱的条约。李鸿章作为清朝当时地位很高的官员,所以很多条约的签订他都是中国的代表者,尤其很来签订的《马关条约》人们对李鸿章的误解就更深了。很多人说他是日本的走狗,有一些阴谋论者说李鸿章通过代表清王朝给列强巨额赔款的同时,得到了巨大的利润,所以他才愿意背负着卖国求荣的骂名,去签订那么多条约,每一个条约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抹不去的黑点。其实,现在懂事的我们看来,是我们真的误会他了。
李鸿章的家族在清朝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出生在乾隆末年,那时候清政府已经开始走上了衰败的道路。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只要能吃上官粮就是最大的梦想,所以李鸿章的父亲很早就为他计划好了未来的道路。所以从小对李鸿章的教育就非常看重,所以说李鸿章的幼年教育是非常好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数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八股文成功通过科举考试。李鸿章本是一个懂得人际交往的人,再加上父亲的官场人脉,他很快的连升几级。后来师从曾国潘学习治国之道。
后来反对清政府的太平天国运动为李鸿章提供了升职的机会。他的军队在维护清王朝和平,抵抗造反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李鸿章的表现朝廷一直以来都看在眼里,于是对他封官加爵。这时候他的人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可以说是一位极人臣的人物。后来在他和他老师曾国藩的努力下,摇摇欲坠的清庭出现过一次时间极短的中兴。
可是,随着西方列强的进一步侵略。只有打跑入侵者才能为整个中华大地带来和平,关键时刻还得依靠武装力量,所以李鸿章就开始创建近代工业,加强军队建设的近代化。并认识到了海上领土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建立了北洋舰队来维护海洋权益。同时他是洋务运动的参与人和重要发起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他。
可在人民的心中更的是他卖国求荣的映象。条款的约定一般由朝廷大官和皇帝商定好了的,李鸿章只是一个代表,他只负责签字。并不能完全由他来背锅啊,而且我们都知道李鸿章在最后一次条约的签订上,因为气急败坏,最终吐血身亡。
- 上一篇:李密《陈情表》是一篇_西晋李密《陈情表》
- 下一篇:没有了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历史人物评说李鸿章_对李鸿章传的评价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
-
李鸿章是清朝的什么大臣_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在安徽首家融媒体广播 融智 融力 融未来 李鸿章故居,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的旧宅,是国内最权威的李鸿章和淮军文化专题博物馆。故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兄弟六人聚族而居,俗称“李府
-
李鸿章大杂烩_谈谈你心目中的李鸿章
单纯从一个官僚角度评价李鸿章,他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把他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评价他还真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但是现在我们不再从什么外在的利弊那样来谈,因为这个真的说不清。
-
李鸿章之后谁是中堂_清末大臣李鸿章
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是晚清时的一位权臣,一直被世人骂作卖国贼,他就是李鸿章。本篇文章将带大家重新认识下这位权倾一时的中堂大人。 晚清时期的中国已是国衰无力,民生凋蔽, 外有列强
-
为什么条约都是李鸿章签的_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挨了一枪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最终以清政府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战败以后,随之而来的是面对日方军事上的压力,清廷被迫派人前往日本议和。 此前清政府先后三次派出代表前往
-
梁启超赞美中国少年的一段话_少年中国说梁启超赏析和感悟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
-
浅论李鸿章的功与过_对李鸿章传的评价
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大抵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关于李鸿章的传记。书中,梁先生对其功过是非的论断,客观公正,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放到今天来看,这些评价也非常中肯全面
-
原型刘铭传_台湾对刘铭传评价
1864年5月11日,一名清军将领率部攻陷了太平军占领下的常州。他旋即住进了太平军将领陈坤书的护王府。一天夜里,院内突然传来金属的撞击声,这位将领担心有刺客,马上命令众亲兵搜索。
-
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刘德凯_
湘军和淮军是晚清时期的两支重要的军事集团,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从民间招募组建的湘军和李鸿章招募的淮军,成为晚清扛起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主要军事力量。 淮军 湘军和淮军的军事特
-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内容_洋务运动保守派的观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一把火将万园之园——圆明园烧掉,成为国人心头永久之痛。基于如此惨重的打击,清政府痛定思痛,开始谋求“自强求富”,开展洋务运动。借洋务运动之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