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练习太极拳始,老师就一直强调练拳要“中正安舒”,自己也是按照太极拳的要领练习,经多年练习打起拳架中规中矩,自我感觉良好,从未认为自己打拳丢中。
自从知道不丢不顶之后,渐渐感到了“中”;因为不丢不顶这个状态恰好是中,过和不足(顶与懈)都是偏离,体会到这个状态后就会发现,身形的中正是为其服务的,而且不仅仅是身躯,四肢都存在中正的问题。
在“中”的状态下,身形可以不通过意念自然调整中正、舒展,身形也可以根据要求垂直或倾斜地面。不必机械地“上下成一直线”了。
由于“中”在初学不容易感悟,通过 “头顶悬、……”等身形的要求,达到太极拳立身中正,当能感悟劲路上的中正了,身心也就安舒了。
劲路上的中正,就好像陀螺旋转的中心,无论垂直地面,还是倾斜,“中”都存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身体前倾、后仰仍不丢中的原因。
一般人都认为低头即丢顶,如吴式太极拳白鹤亮翅俯身按掌,老师曾经讲过,杨禹廷大师做这个动作,可以把地上的铜钱用嘴叼起,仍不丢顶。
练拳的过程就是守中的过程,中很容易随动作变化而偏移,所以说守中要贯穿练拳始终。
守中不仅身形要守中,四肢头颈都要守中,这个守中就保证了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
整体的守中做到了,就可以感到意识上的散乱和“中”的区别,也就明白为什么要心静了。
也可以认识到并逐步做到“用意不用力”了。
现在认识到:不丢不顶-沾连粘随-立身正在安舒-用意不用力-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讲得都是一回事。
附:前辈论“中”
都是讲“中”,其中有讲抽象的“中”,有具体的“中”。不但练拳要守中,生活中也要不离“中”啊。
老子
《道德经》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张三丰
大道从‘中’字入门。
王宗岳
《太极拳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王宗岳
《太极拳释名》
"掤、履、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打手歌》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
《十三势歌》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杨露禅
站住中定,往开里打。
武禹襄《打手要言》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立身须中正不偏,能支撑八面”。
《十三势行功要解》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杨氏传抄老谱《太极圈》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几何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
杨澄甫
《太极拳之练习谈》
“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以致用矣。”
杨禹廷
《太极拳动作解说》
“从定式(即静止姿势)看,自顶至尾闾要保持中正……在动势(即运动时),也应注意保持身体中正”。
“要求立身中正……不能倾斜”。
“以安舒中正符合自然才对”。
孙剑云
太极拳的要诀,‘中和’二字尽矣。
李雅轩
《太极拳精论》
“为了功夫的增进,要经常不断的思悟其中的道理……如何身势经常保持中正……”。
吴公藻,马岳梁
《真传吴式太极拳讲义》
“运用变化中,无论在动在静,必须保持中定,否则即有过或不及。”
“太极拳……每一姿势无不中正安适,每一动作无不轻灵圆活……一过限谓之偏盛,失中……每一姿势,务求端正,最忌偏斜……进退顾盼之时,必须立身中正”。
吴英华和马岳梁
《正宗吴式太极拳》
“尾闾中正……是顶头悬的延续动作,只要顶头悬做好了,脊柱自然会正(中正不偏或不偏不倚)直……要做到立如平准,平准就是天平”;
马海龙
《太极拳原理之我见》
“在修练中必须严格地使自己达到以下的要求:一、 中正……务使每个姿势务必达到端正,不能有偏斜的倾向”。
王培生
《谈太极的练习方法》
“练拳时必须……身体中正……头正顶悬……上下成一直线”;
李秉慈
“吴式太极拳”
总结杨禹廷“拳术姿势,动作,理法的独特优点”时,强调杨传太极拳架的第一优点是“中正安舒”。
李天骥
《形意拳术》
前俯后仰,其势不劲;左侧右倚,皆身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