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李商隐 情诗_无题李商隐的思想感情

李商隐 情诗_无题李商隐的思想感情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1-15 06:17:21
阅读:
李商隐:在无情的世界里独自深情

唐朝的诗坛,如果没有李白和杜甫,无疑会坍塌。

他们一个高举浪漫主义的大旗,天马行空,肆意挥洒;一个筑起现实主义的巅峰,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他们是大唐的标签和灵魂,没有他们,大唐何以成为大唐?!

但是,如果大唐只有李白和杜甫,大唐仍然是单调的。因为他们仅仅开掘了诗歌内容和题材的一部分,还有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更为广阔和美好的心灵天地,他们没有顾得上去耕耘。

于是,晚唐时期,李商隐出现了。

一、没有父亲的孩子,幸遇贵人

公元813年,李商隐出生。

他的出生,令家人欣喜不已。父亲李嗣为他取名“商隐”,字义山,是希望他能像秦汉隐士“商山四皓”一样,有德有才,不求闻达。

有父爱陪伴的日子自然是快乐的。而对李商隐来说,这样的幸福,竟是那样短暂。

李商隐九岁那年,他亲爱的父亲去世,孤儿寡母凄凄惨惨戚戚。

李商隐打着魂幡,和母亲一起扶着父亲的灵柩,一路颠簸,从浙江回到了家乡河南。回到家乡以后,因李商隐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他主动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干些抄抄写写的活儿,他还是能胜任的。李商隐开始佣书舂米,小小年纪一个人就打两份工。

在清苦的生活中,李商隐没有自暴自弃,他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要读书,我要用知识改变命运!他有一个堂叔,学问很是渊博。李商隐白天干活,晚上就跟着堂叔念古文。

十六岁的那年,李商隐来到了洛阳。

在洛阳,他意外地见到了当时的文坛大佬白居易。白居易看了他的诗以后,大为赞赏,还说了一句与他的身份不太符合的话:“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

因为白居易的引荐,李商隐又和当时的洛阳留守、骈文大家令狐楚相识。令狐楚非常赏识李商隐的才华,他邀李商隐加入了自己的幕府,并“以其少俊,深礼义,令与诸子游。”

令狐楚认定李商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令狐绹培养后备力量,令狐楚对李商隐进行了全面的培养和打造。

首先,他手把手地教李商隐写标准的四六骈文,因为这是当时官场通行的公文文体。其次,他带李商隐参加各种文学的高端聚会,让他多交流,见世面。另外,只要是出差,令狐楚也必定让李商隐同行,以增加他的各种才干。

李商隐学得差不多了,令狐楚就自掏盘缠让他去参加科举考试。李商隐怀着一肚子学问,连考三次却没有考中。

令狐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绹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务必为李商隐好好运作一下。

公元837年,李商隐终于高中进士。

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能遇到令狐楚这样全心全意帮他的贵人,李商隐无论如何都应该对令狐楚父子感恩戴德,长久追随。

但是,李商隐没有。

李商隐:在无情的世界里独自深情

二、你的婚姻没有那么简单

李商隐进士登科,得到了当时的地方官员王茂元的青睐。他向李商隐抛来了橄榄枝,要李商隐做他的东床快婿。李商隐与王茂元的小女王晏媄见面之后,对这桩婚事是一万个愿意,他恨不得立刻与王晏媄拜天地。

才子佳人终成眷属。不谙世事的李商隐,天真的以为,他的好日子终于来临。

他不知道他现在拥有的,要用后半生的代价去换取。

当令狐绹得知,他曾经视为手足的李商隐,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做了王茂元的女婿,令狐绹心中的那个火啊,简直一点就着。

他只想冲到王府,揪住李商隐厉声质问:“你难道没有见过女人吗?你就是这样回报我们的?说好的兄弟之情到哪里去了?”

那时,李商隐定然是一副迷惑不解的神情:“我的好哥哥,您这是生得哪门子气呀,我不过是和王茂元的女儿结了个婚,我还是我,还是你的好兄弟呀!”

说完这句话,李商隐的嘴巴张得老大,他不明白是令狐绹的哪一根神经错乱了。

他哪里知道,那个神经错乱的人原来是他自己。尽管他认为他还是令狐绹的好兄弟,但令家人不这样认为,牛党的人不这样认为,就连他的岳父所在的李党也不会这么认为。

可怜的李商隐始终不明白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他只知道,他喜欢王晏媄,王晏媄也喜欢他,所以他们结婚了。

他怎么会料到,他结的这个婚,在外界看来,就意味着他背叛了自己的恩主,意味着他与原来的阵营决裂。而一个轻易背叛恩主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为人所不齿的。所以新旧唐书都评价李商隐“无行”,“德行有亏”。

国学大师陈寅恪说:“李商隐本应始终属于牛党,方合当时社会阶级之道德。”这样,一来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二来,他可以通过辅佐令狐绹,报答令家的恩情。

这是李商隐当时最好也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是李商隐没有这个判断力。他对政治的感觉十分迟钝,他的悟性和灵气,全给诗歌了。

作为新晋进士,他似乎完全没有关注过当时的政治生态,他似乎根本不知道当时朝廷还有“牛李党争”的现象,他似乎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呆子,而并非一个合格的讲时事、讲政治的预备级公务员。

所以,他才没心没肺地跑去做了李党的女婿,而李党和令狐楚所在的牛党是多年的政治死对头,他们之间的撕逼,有时惨烈至极。

可想而知,这样的选择,对他的仕途能有利吗?!

李商隐熬过了艰难的少年时代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却因为自己的单纯无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李商隐:在无情的世界里独自深情

三、从此仕途蹭蹬,再难翻身

839年,新婚之后,李商隐喜气洋洋地去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他的卷子答得无懈可击。

但是放榜的时候,时握大权的令狐绹只一句“此人不堪”,李商隐的名字就被轻轻划掉了。

后来,他虽然得了一个秘书省校书郎的九品小官,但受牛党的排挤又被外调为弘农尉。在小小的县尉一职上,李商隐卯足了劲想有所作为,他私自做主平反冤狱,因而触怒上司,不得不自请去职。

丢了工作以后,李商隐心情极为郁闷,他感叹道:“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人生穷困,闻见所无。”

唐武宗即位后,李党的首领李德裕提拔为相,李商隐重新回京,仍然做他的秘书省正字。

842年,李商隐的母亲去世,作为孝子,他必须回家丁忧三年。

845年,守孝期满,李商隐再次返京。返京之前,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春日,他写下了: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经历了数次打击,李商隐不堕青云之志,他对仕途仍然充满了憧憬。

可是,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等他回京的时候,牛党已经整垮李党,开始主持中央朝政。他的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了。

没有一个人认得他是谁,他只好去求见令狐绹,令狐绹闭门不见;他又给令狐绹一封一封地写信,令狐绹没有任何回音。

为了换一口饭吃,李商隐只好重操旧业,奔赴一个又一个的幕府。其间的奔波辗转,其间的失意辛酸,怎一个“愁”字了得?!

王晏媄嫁给李商隐,没有享受过一天的荣华富贵。他给她的,只有漫长的分离,只有刻骨的相思。

在一个下着雨的秋夜,李商隐惆怅难眠。他久久地站在异乡的窗前,思念着远方的妻子儿女: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他知道家中的妻子,在巴巴地等着他回去。他何尝不想团聚,不想与爱人红烛西窗、喁喁细语?

但是现在,自己依然白首无功名,他如何面对妻子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他只能任历史上那场最漫长的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他只能在险恶的宦海中,继续浮沉、挣扎。

他本以为他是在为自己心爱的人,挣取一个足够体面的未来。但他不知道,有些东西,会像我们手中握着的细沙,当我们惊觉,它已从指间悄然滑落。

四、爱人已逝,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在一个让人心烦意乱的夏日,李商隐接到了妻子病重的消息。他心急火燎、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他几乎肝肠寸断,他害怕那最可怕的事情发生。

妻子最终没能和他见上最后一面。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bò)。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锦瑟犹在,一切如旧。斯人已逝,不可复来。将两个儿女托付他人,带着无尽的伤痛,李商隐再度出发。在讨生活的路上,李商隐踽踽独行。那无尽的悲凉,如同汹涌的波涛,在一浪一浪地朝他袭来:

剑外从军远,无家可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从此,再也无人为他寄棉衣;从此,他再也感受不到妻子的关怀。他真的是一个人了。

看到李商隐茶饭不思,情绪低落,新的幕府主人很是不忍。他热情地给李商隐介绍了一个色艺双绝的歌女,但是被李商隐拒绝了。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说,我是一个居无定所、漂泊无依的人,我不能耽误 姑娘你的前尘。就让我们只享受眼前的这一点欢乐吧。

其实,是他的心里早已容不下别人了。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王晏媄从离去的那一天起,带走了对爱人凄楚的思念,也带走了爱人孤独的灵魂。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858年的一个黄昏,李商隐独自来到了乐游原,俯瞰着热闹非凡的长安城,他写下了: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辽阔的乐游原上,李商隐看到了红彤彤的落日。那硕大的夕阳,是多么温暖,多么瑰丽。

但是,它就要沉落了。李商隐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如同那夕阳,也快要沉落了。

可是,他是多么地不舍!因为他的人生,还未曾壮丽过;他的人生,还有着那么多的缺憾。对那些缺憾,他终归无能为力。那么,就让它们永远地留在他的诗里吧。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写完这首史上最朦胧、最无解并且美到极致的诗以后,李商隐也去了王晏媄所在的那个世界。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在无情的世界里独自深情

五、虚负凌云才,襟抱未曾开

李商隐去世的时候,年仅四十五岁。他不甘心离开这个世界。

或许,他最好的挚友崔钰是理解他的。听闻朋友的噩耗,崔钰留下了伤感的泪水: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儿时,父亲的早逝,使李商隐饱尝辛酸;中年时,陷入党派之争,使他里外不是人;后来,妻子的去世,更令他万念俱灰。

李商隐的一生,几乎都是灰蒙蒙的,压抑的,沉重的。他最终没有当过一个像样的官,他几乎没有过开心和欢乐的时刻。

如果说他还有一点点温馨的回忆,那就是和妻子在一起小聚的时日。

经历了那么多的辗转流离,看惯了那么多的鄙视冷眼,他本来就敏感脆弱的心,变得更加地沉默和内敛。

因为他不谙政治,所以他站错了队;因为站错了队,他终生再没有重新洗牌的机会。

有人说李商隐的人品存在问题,在政治立场上,他左右摇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投机主义者。如果这样评价李商隐,其实是高看了他,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么复杂。

终其一生,他只适合做一个诗人,而政治,他真的不来电。他当时离开令狐绹,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无心的,他哪里会算计,算计这样的选择能给他带来多少利益。

他娶王晏媄,只是因为她就是那个他要寻找的人,并不代表着他就加入了李党的阵营。他始终只有一颗诗人的赤子之心,而没有世俗的花花肠子。

如果他就像有些人所说的那么下作,我相信他是写不出能将世人感动千年的诗句的。

可悲的是,人们并不懂他的心。于是,他被社会的成见所杀,被深重的误解所杀。在那个时代,他注定是一个悲剧。

对此,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董乃斌这样评价:“义山的悲剧,不是偶然性的个人悲剧,而是一个必然的社会性悲剧。它反映了晚唐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侧面,在当时大批怀才不遇的下层知识分子中具有代表性意义。”

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也认为:“君子出身,一有倚托后便去就两难。李之错处不在忘恩,正在受恩初耳。然亦见当时党祸之烈。”

六、在无情的世界里独自深情

尽管李商隐从小遭遇的就是一个无情的世界,尽管他被迫成为党派之争的牺牲品,但他从来没有泯灭初心,他依然认真地深情地活着。他的心中从来没有丧失过爱。

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里,他爱过一个富商之女,活泼无邪的柳枝姑娘。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在玉阳山修道时,他与公主的侍女宋华阳一见钟情,如胶似漆。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虽然这些甜蜜的爱恋最终无果,但对李商隐来说,爱过就好,结果并不重要。

因为那些故事,是他青春的悸动,是他灵魂的苏醒,是他对于美和爱的追求。 一个诗人,如果从不追求美与爱,他还是诗人吗?

李商隐最爱的,当然还是他的妻子。令人叹惋的是,他一生与妻子聚少离多,妻子更多的在他的梦里,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思念里。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因为爱,李商隐的心没有变得凉薄;因为爱,他才能写下世上最曲折深婉的情诗。

他的情诗,写尽了人间爱情的缠绵、相思的苦痛和失恋的悲伤。

他的情诗,其语言之精致清丽,意象之绮美朦胧,情韵之深微隽永,是从古到今无数的诗人所不可比拟的。

他的情诗,是对文学艺术领域的继续开拓,是对人类心灵空间的深度挖掘;是对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的含蓄描摹。

他的情诗,是那样忧伤,那样惆怅,又是那样朦胧。朦胧不是他的缺点,反而成了他的诗歌的一种标志。因为朦胧,所以雾里看花;因为朦胧,所以意蕴无穷。

写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大诗人元好问,读李商隐的诗,都在死磕,都在遗憾无人做注解: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所以,作为寻常之人,李商隐的有些诗,我们真的读不懂,这也很正常。如果在读的时候,你觉得它美、它婉约,它深情,这就足够了。

作者:张风莉:笔名雨枫,中学语文教师,甘肃省白银市作协会员。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