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郦道元是文学家吗_郦道元的代表作是什么

郦道元是文学家吗_郦道元的代表作是什么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1-13 21:32:24
阅读:

在古往今来的军政官员中,有些人并不把当官作为人生的全部,而是在当官之余,还有点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比如有喜下围棋的,有喜练书法绘画的,有喜著书立说的,有喜欢侍弄乐器的,还有喜欢搞科研的,简直五花八门。其实这既是他们对剩余精力的一种安排,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调剂,不失之是人生的圆满。这当中,有的人甚至因这业余爱好还弄出了大名堂,及至名标青史。南北朝北魏时的郦道元就是这样一个人。

郦道元是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其出生年月不详,大概在北魏天安元年(466年)或延兴二年(472年)。他出身一个官僚家庭。他在北魏政权内,先后任过尚书郎、治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颖川太守、鲁阳太守、辅国将军、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大都是中央和地方很重要的职务,尤其是最后任的御史中尉,为三品宫掖近臣,负责全国的监察执法、纠劾百官、镇压事变、掌管刑狱之权,直接受皇帝指挥。在为官各任上,他经心做官,忠于职守,为政威猛,刚直不阿,还曾奋勇平叛,立下战功。因政绩卓著,历受皇帝看重。

可是,他并没有满足于仅仅把官做好,也不因做官把日子过得非常枯燥。而是在做官之余尽情保持自己的另一种爱好——喜欢旅游和研究地理。为此竟几十年乐此不疲。

郦道元少年时代因父亲在山东青州做官,他随父在青州居住。期间他除去学习诗书经典外,对历史和地理方面的书籍非常着迷。并且读书之余,还产生了到书中所讲之处实地去看一看的愿望。征得父亲的同意,他小小年纪,便在友人的陪伴下,曾经游遍山东全省。

及至后来进入仕途,他的这一爱好一直保持着,还非常投入。业余时间继续大量阅读历史、地理方面的著作。每到一地,还要利用工作之余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细心勘察这里的山川河流。并且边比对书上所说,边做好勘查记录。时间一长,他几乎成了北魏朝的地理专家。

随着地理知识的积累增加,他渐渐发现,前人留下的地理著作虽然十分珍贵,但不足和谬误之处甚多。比如他发现《山海经》“周而不备”,《汉书·地理志》“简而不周”,而《水经》“又过粗略”,甚至还有很多“舛误”。这些不足,不仅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还大大影响使用价值。

恰在此时,原为鲜卑民族的北魏孝文帝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和发展,着手对国家进行全面改革。孝文帝先把国都从大同迁到了洛阳,又倡导摈弃鲜卑民族的游牧习惯,力主发展农业和商贸,学习中原农耕传统。还强行让自己的民族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学汉族传统知识。尽管如此,北魏统治者毕竟是来自北部大漠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内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土、地理还比较陌生,这对于成功实施对国家统治非常不利。

因业余爱好而名标青史的郦道元

因此,北魏统治者对中原地理历史知识的需求迫切了起来。可是国家原有的这方面的著作,因资料的散乱和粗疏,又缺少系统性和实用性,已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国家急需一部能将中国历史上的国土延续、山河变迁、地名更换、城市兴亡、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情况全面系统进行介绍,并具有资政实用性的新的地理学著作。

作为北魏政府的高官,郦道元看到了国家的这种需求,也知道现在还没人能够完成这样一个课题。思虑再三,他觉得自己能够做这件事,因为这正是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便在政务十分艰巨繁忙的情况下,毫不犹豫要主动承担起这个课题,立志在为官之余为国家填补这个空白。关键是皇帝并没有给他交这个任务,也不知道他要做这件事,直接的证据是他的官位没有任何调整,而且工作担子还越来越重。当然,因这是自觉自愿的业余行为,就不能因此影响和耽误工作。

他的业余研究写作计划很快付诸实施。他打算以成书于三国时期的《水经》为原本,以宇内水道为纲,因水以证地,对《水经》进行一番注释,通过注释搞清每条河的来龙去脉,河道变迁以及与此有关的历史地理情况,补充有关的内容,纠正其中的错误。他努力做到凡《水经》中已有的河流做好描述,没有的或者已经改道的进行补充,力争完备、详细、科学。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先进行了繁重的资料调研,加班加点大量阅读古籍文献,直接参阅了437种与此课题有关的各类书籍。

要完成这样一部巨著,只进行文字资料的研究不行,还需要亲自到实地现场查看了解情况,才能避免再出现谬误。他便利用自己因职务行为有机会到全国各地视察的条件,每到一地,尽量抽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在工作能脱身的时候,也单独抽出时间到各地去。这期间,他不畏艰辛,跋山涉水,追根溯源,寻访古迹,查探民情。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湖北等地,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文字资料和实地情况占有之后,便进入了繁重的研究写作阶段。在写作上,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这期间,他克服无数困难,不讲享受,摈弃俗务,挑灯夜战,甚至带病坚持写作。前后历时几十年,终于写成了一部长达40卷约30余万字的地理科学巨著,这就是《水经注》。

巨著一推出,立即引起轰动,受到朝野喜爱和好评。该书最为人称道的是其资料的翔实可靠,几乎是百科全书式的皇皇巨著。全书详细记述了全国1252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水利工程资料。以及这些河流经过地区的城郭兴废沿革、风俗民情、植被土产、人物事件、关塞亭障、甚至神话传说等情况。书中囊括了北魏以上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掌故、旧闻、遗迹,一一都做了介绍。单以兵要地理资料一项而言,据统计全注记载的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不下300次,许多战例都生动地论述了熟谙地理、利用地形、桥梁险道、后勤仓储在战役中的作用,成为重要的军事理论总结。

正因为《水经注》其很强的科学性、资料性和资政作用,不仅受到统治阶级的喜爱,还成为地理学家、水利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金石学家、军事学家们做研究时的重要参考文献。

除此之外,特别值得让人佩服和倾倒的还有该书的文学性,其文笔的精美,语言的精致,笔墨的细腻简直让人赞叹。比如他描述长江三峡时有这样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洞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既精彩又朗朗上口。所以时人评其“写景文字,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

也是命运弄人,很可惜,就在《水经注》完成之后,北魏官场风云突变,残酷的政治斗争给他带来了悲惨的结局。

他最后所担任的御史中尉这个官,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具备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素质。这期间,他“忠君敬业”,“执法清苛”,“除弊严猛”。从而触动和损害了众多地方豪强和皇族成员的利益,不少人对他恨之入骨。这当中就有孝文帝的儿子汝南王元悦。元悦伙同亲信丘念违反法律,营私舞弊,危害国家利益。郦道元发现之后,不顾一切,执法如山,依然弹劾了元悦,并将其亲信丘念处死。元悦怀恨在心,发誓报复。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雍州刺史萧宝夤谋反。元悦发现报复郦道元的机会来到,乘机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前去制约,平息萧宝夤的反叛。元悦的意思,萧宝夤势大手毒,郦道元此去必是飞蛾扑火,有去无回,从而以达借刀杀人。皇帝不知是计,采纳了儿子的意见。其时郦道元已是花甲年龄,为了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竟让其弟郦道峻及自己的两个儿子也与他一同冒险前往。

出发后,元悦即给萧宝夤通风报信。萧宝夤闻讯速派兵截击。郦道元一行刚刚走到阴盘驿亭(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阴盘)山岗之上,萧宝夤大军赶到,将郦道元一行死死围困于该山岗。郦道元猝不及防,尤其发现山岗上无水源,大军陷入绝境。郦道元只有一面苦战抵抗,一面组织人在山岗上艰难凿井。兵丁们昼夜鏖战,凿井深十几丈,根本不见水的影子。

人畜无水,几天后即全部干渴力尽,失去了反抗能力。叛军蜂拥而上,已是奄奄一息的郦道元突然大声高骂叛贼无道,随即被叛军乱刀砍死,英勇殉国。他的弟弟以及两个儿子也一同被杀害。

从此,临潼道边,安枕了几座凄凄土坟;阴盘岗上,长眠了一家耿耿忠魂。郦道元的所有显赫官职与为官业绩,连同他的尸骨被永远地埋入了地下,再也无人知晓和提起。而被人世代铭记的却是他那利用业余时间忙里偷闲写出的巨著《水经注》,以及因此而得到的另一份永远载入史册的荣耀——“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和文学家”。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