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这一成语出自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的《黔之驴》这一名篇,它深刻的刻画出了外强中干之人的可悲下场。但其实,《黔之驴》仅仅是柳宗元动物讽刺寓言三部曲中的第二篇,另两篇虽然不是很出名,可是刻画的也是入木三分。下面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三戒》中的另外两篇吧。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寓言说的是在古代临江这个地方,有个人出去打猎的时候,意外得到一只小麋鹿,就捉回家,想把它当宠物养起来。猎人刚踏进家门,家里的狗一见小麋鹿,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等着吃。猎人十分生气,狠狠地呵斥了家里的狗。从此,猎人每天抱着小鹿与狗接近,让狗对她熟悉,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让狗和幼麋一起游戏。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愿。等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一只鹿,以为狗是她真正的小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暱。而狗因为害怕主人呵斥,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在主人看不到的时候却不时地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一副馋相。
就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想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鹿,又高兴又恼怒她不畏惧自己,就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麋鹿到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永州有一个人,特别迷信。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是鼠年,因此就格外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这个人的家里,在这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这个人家中没有一件器物是完好无损的,笼筐箱架中就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也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这个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这个人搬去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老鼠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老鼠。家里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消散。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也不想想,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不得不说柳宗元是一位大文学家,他的这三则寓言说的人物的嘴脸,是多么的鲜活啊!
- 上一篇:北宋为何灭亡_北宋经济状况
- 下一篇:关于列子的_列子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