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着“诗豪”的美誉。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多自然流畅、简练俊爽,并且一改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的风格,而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如刘禹锡的经典诗作《望洞庭》。
《望洞庭》是刘禹锡赴任和州刺史时,路经洞庭湖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洞庭湖在秋月下的绝美景色,表达了刘禹锡对千里洞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其中最后7个字,刘禹锡以新奇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跃然纸上,历来令人赞不绝口。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既点出了刘禹锡路经洞庭湖的季节,又将澄澈的湖水与秋月的清光展现的淋漓尽致。一个“和”字,呈现出了水天一色的绝美画境。并且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句中所营造出的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次句“潭面无风镜未磨”,则承首句句意,描写出了湖上无风,一片迷蒙的景象。即刘禹锡乘舟于澄澈而平静的洞庭湖上,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镜未磨”三字,可以说是极其形象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同时,因为是行舟在秋月下,反而具有一种朦胧美。
接下来一句“遥望洞庭山水翠”,刘禹锡把目光从湖光秋月转到了洞庭湖中的君山上。即刘禹锡伫立船头,远远眺望着洞庭湖中苍翠的君山。这句诗看似刘禹锡将整体画面集中到了君山一点,实际上它仍然是对洞庭湖的整体描写。因为唯有千里洞庭的澄澈和宁静,刘禹锡才能在秋月下看清湖中君山的苍翠。
结句“白银盘里一青螺”,则是承前一句句意,从君山一点转到千里洞庭的描写。只见在刘禹锡的笔墨下,皓月银辉下的千里洞庭,仿佛是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而千里洞庭中的君山,则如同是在银盘中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一样。至此,在刘禹锡的新奇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中,洞庭山水似乎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
综观刘禹锡的这首诗,单从题材上来看,是极为传统的山水诗。但在刘禹锡独出心裁的艺术表达中,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可见刘禹锡高旷清超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短短28个字,极具艺术美感和浪漫主义色彩,令人赞不绝口!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刘禹锡的一句诗_刘禹锡的诗意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着“诗豪”的美誉。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多自然流畅、简练俊爽,并且一改大历、贞元诗人襟
-
望洞庭刘禹锡赏析_望洞庭刘禹锡表达了什么情感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这是唐诗宋词品鉴的第140篇诗词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
-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是刘禹锡哪首诗中的诗句_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
-
刘禹锡《陋室铭》_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阅读理解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竹枝词 黄庭坚 鉴赏_竹枝词其六唐刘禹锡
黄庭坚《刘禹锡竹枝词卷》绢本草书,30×182.1cm 浙江宁波天一阁藏 竹枝词是诗的一种体裁,描写一方风土人情。此卷草书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用笔流畅,笔势破竹书,奔放雄健,挺劲瑰丽,
-
什么时候供奉家宅六神_供奉家宅六神之位图片
所谓家宅六神,是从汉代之前的“五祀”继承下来的,到了明朝形成了家宅六神的认识。分别是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厕神。过年期间,民间对于家神的供奉是最隆重的,这也是
-
浪淘沙刘禹锡其一_浪淘沙刘禹锡一共几首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
-
刘禹锡祭柳宗元_柳宗元刘禹锡患难之交
柳宗元,出生在代宗大历八年,也这是“安史之乱”后的第十年,刘禹锡则比他早生一年。 贞元九年,也就是公元793年,柳宗元21岁,刘禹锡22岁的时候,两人同时中举,又同一年分配工作,都
-
刘禹锡有多少首古诗_刘禹锡最长的一首诗
一般来说,都认为唐诗三百首收录的都是最出色唐代诗人最精彩唐诗作品。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入选的也最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问题。 对于中唐诗人刘禹锡来说,
-
刘禹锡描写秋天的诗有哪些_秋词刘禹锡名句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中学时代课外阅读到这首诗,一看就记住了二十多年。 诗里有我的情境,我有诗情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