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_书法史上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_书法史上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19 15:17:14
阅读: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编者按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刘墉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刘墉还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像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作于1796年,即嘉庆元年,刘墉此时已经76岁。本幅题识:嘉庆初元,岁次丙辰秋有九月重阳后四日,录梅花数首于丹林诗兴之轩。东武石庵刘墉书。

刘墉在书法上卓有成就,尤擅行、楷。关于其书法渊源的记载甚多,《松轩随笔》谓:“刘文清书,初从松雪(赵孟頫)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清稗类钞》曰:“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如美女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绚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此外,还有言其“得钟太傅、颜鲁公神髓”“实从松雪入手,以后则专精阁帖,尤得力于钟太傅尚书宣示,故雄深雅健,冠冕一代”等等。可以说刘墉的书法泛学诸家,汲取前人用笔精髓,不求形迹之逼真,“入乎古人而出乎古人”。、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也就是说,刘墉的书法,初从赵孟頻、董其昌人手。早年所作“珠圆玉润”、“如美女替花”。即便如此, 与当时学赵、董者,往往流于圆熟软媚也颇有区分。中年以后,出人各家, 临帖不求形似,意与古人精神相契合,一变赵、董之灵俏为浑朴,兼搀颜字之雄阔、苏字之烂漫、《瘗鹤铭》之旷逸,终而自成一家面目。刘墉的书法以丰腴浑厚的点画、平淡舒缓的用笔和雍穆华丽的墨韵,表现了一个朝廷重臣所特有的儒雅气质和庙堂气度。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由此幅作于丙辰(1796年,嘉庆元年)年的《行书梅花诗》可以窥见,此时已经76岁的刘墉,在书法融合了赵孟頫的圆润、董其昌的生拙、苏轼的丰肥、颜真卿的浑厚,外似丰圆软滑,实则内涵刚劲,骨肉兼备,脉络分明。刘墉书写喜用狼毫硬笔在蜡笺书写,风貌更为饱满而不露筋骨,墨色浓重沉郁,独具面目。刘墉书法之特色,由此件《行书梅花诗》可窥一斑。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络分明,内含刚劲。气象恢宏,棉里裹铁,点画洁净讲究。尤其粗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虽笔藏锋敛,而未尝不神清气爽。墨浓笔沉而无迟涩痴滞之弊。加之揉入行草的笔意,使得整幅作品充满生动活泼的情趣,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称赞刘墉道:“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可以说,刘墉的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此幅《行书梅花诗》墨法以浓用拙,以燥用巧,结法则打叠点画,白黑相间,枯润互映,貌丰骨劲、雄健之致,结体严谨而又舒展,绝少华美形态连带,每字劲气内敛,且字与字之间呼应关系处理恰到好处,最终达到了以稚拙求生动、以端严求变化的书法境界和最高水平。此幅作品墨虽厚重,却绝不板滞,内蕴丰劲,力在字中,点画宁静内向而呼应紧密,给人以一种宁静淡泊之感,尽取苏轼书法之意态,化苏字方笔为圆,折笔为转;貌看平淡无奇,但却仿佛佳酿入口,越品越觉甘美沁人。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刘墉《行书梅花诗》局部

「第430期」从《行书梅花诗》看刘墉书法的特点:雄深雅健,冠冕一代

转载《天地玄黄》文章请注明出处,回复书法家名称(如“米芾”“颜真卿”“苏轼”等)可直接观看文章。

胡安国 | 王榖祥 | 何绍基 | 李建中 | 李流芳 | 刘正夫 | 欧阳修 | 潘祖荫 | 文彦博 | 文征明 | 翁同龢 | 薛绍彭 | 苏洵 | 苏辙 | 苏轼 | 苏迈 | 苏过 | 蔡襄 | 蔡京 | 蔡卞 | 蔡翛 | 曾布 | 曾熙 | 曾肈 | 傅山 | 富弼 | 丰坊 | 金农 | 顾杲 | 林希 | 何焯 | 钱沣 | 钱勰 | 沈辽 | 王巩 | 王升 | 文嘉 | 徐铉 | 虞集 | 米芾 | 黄庭坚 | 赵孟頫 | 范仲淹 | 董其昌 | 霍端友 | 蒋之奇 | 顾闳中 | 徐渭 | 谢无量 | 李瑞清 | 傅抱石 | 梁令瓒 | 康有为 | 宣昭 | 张孝祥 | 张择端 | 张雨 | 吴说 | 赵孟頫 | 虞集 | 韩世忠 | 赵令畤 | 刘正夫 | 张舜民 | 蔡翛 | 曾纡 | 霍端友 | 沈辽 | 胡安国 | 林希 | 钱勰 | 薛绍彭 | 郑成功 | 于右任 | 黎元洪 | 徐悲鸿 | 张大千 | 阎锡山 | 张伯英 | 谭延闿 | 刘伯承 | 茅盾 | 周恩来 | 郭沫若 | 陈云 | 袁克文 | 郑孝胥 | 汪亚尘 | 周天球 | 刘墉 | 文嘉 | 郑板桥 | 丰坊 | 沈璟 | 王榖祥 | 张凤翼 | 丁汝昌 | 李流芳 | 董其昌 | 顾杲 | 张瑞图 | 谢上松 | 钟孟鸿 | 傅山 | 金农 | 林散之 | 启功 | 舒同 | 张伯英 | 郑燮 | 沈尹默 | 吴湖帆 | 潘祖荫 | 何焯 | 沙曼翁 | 王文治 | 林则徐 | 左宗棠 | 铁保节 | 张学良 | 星云大师 | 马远 | 钟繇 | 王蘧常 | 倪元璐 | 朱熹 | 马一龙 | 王阳明 | 鲁迅 | 齐白石 | 史可法 | 杨继盛 | 徐树铭 | 溥儒 | 赵之谦 | 赵朴初 | 傅雷 | 王羲之 | 蒲松龄 | 丰子恺 | 蒋介石 | 毛泽东 | 游寿 | 王洪锡 | 唐寅 | 文彭 | 戴进 | 韩滉 | 郭熙 | 戴明说 | 萧龙士 | 李苦禅 | 许麟庐 | 李公麟 | 王铎 | 关良 | 吴冠中 | 戴本孝 | 黄易 | 黄宾虹 | 阎立本 | 彭八百 | 张仃 | 叶恭绰 | 李可染 | 八大山人 | 楚图南 | 宋文治 | 展子虔 | 王庭筠 | 马一浮 | 王献之 | 李鹤筹 | 潘天寿 | 潘主兰 | 严复 | 程邃 | 易大厂 | 沈子丞

主编:司马平邦 | 责任编辑:龍昀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