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良辰美景,让诗词为七夕增添浪漫的温度。
希望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美文佳句,伴你度过一个难忘的七夕。
幼女词
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识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品读】这首诗选取幼女学人拜月这一生动有趣的镜头,描绘了一个憨态可掬的幼女形象。“幼女才六岁,未识巧与拙。”6岁的幼女,不谙世事,当然也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当看到大人在月夜拜新月时,她也在堂前像模像样地学了起来。拜月是唐时风俗,一般在七夕夜,妇女们都要盛装打扮,摆设香案,供奉瓜果,向月倾吐心事,乞求月神保佑。据传说,月神是掌管婚姻之神,所以妇女拜月,多为乞求爱情。
有一首《七夕夜》说:“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可见唐时拜月风气之盛。诗中没有点明幼女为何拜月,因为她一个6岁小童,不可能理解大人拜月的目的。她拜月,只是一种纯粹的模仿,本来人们向月神倾吐心事时,都是悄悄地不想让人知道的,“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而这个幼女不顾及这些,她大模大样地拜月,全然不知掩饰,也许她还为自己的行为能博得大人的笑声而高兴呢。(崔朝阳,选自《休闲唐诗鉴赏辞典·人情物趣》)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品读】杜牧这首诗,宛如一幅秋夜深宫小景。宫中秋夜,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的画面抹上了冷冷的色彩;一个宫女正手持轻罗小扇扑打飞来飞去的萤虫。“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少女花一样的年华,被幽禁在深宫之中,没有温暖,没有自由,只有孤凄阴冷。在这样的气氛中,她百无聊赖,便拿起扇子扑打飞萤,一只又一只,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也许只有这才能使她暂时忘却忧愁。然而,扑打累了,夜已深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她仍不想入眠,“坐看牵牛织女星”——含情脉脉地凝视那银河两岸遥遥相对的牛郎织女星。
据《本事诗》载,唐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天宝末年,洛阳宫苑有位宫女把一片题有怨诗的梧桐叶放入御沟,桐叶随水流出,被诗人顾况拾起,顾和诗一首,也题于桐叶交付水流。过了十几天,顾况又在御沟流出的桐叶上发现一首诗,竟是那位题诗宫女对他的唱和。据载,这件事传开后,宫廷查出并遣放了这名宫女。然而,大多数宫女却没有这位宫女幸运,只能老死宫中,而不能像她们的同龄人一样,大胆地追求爱情。如“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皇甫松《采桑子》);“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民间女子这样大胆、热烈的爱情追求,于宫女们是无缘的。(崔朝阳,选自《休闲唐诗鉴赏辞典·春愁秋怨》)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品读】“两地分居”是从远古直到今天困扰着许多人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由于社会上、文化上、地理上、经济上乃至精神上的原因,“两性隔离”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常见现象。远古时代的同氏族内两性间的某种文化隔离,演变为关于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的想象,再衍变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形成了“七夕”乞巧节的习俗。在这一传统习俗里,人们认为,喜鹊在天河搭桥,牛郎星与织女星在桥上相会。“七夕”也就成为人间男女约会的传统节日。这首词就是描写这一传说的。
七夕之夜,彩云变幻,牛女两星闪烁着传递幽恨。时分一到,他们便悄悄渡过天河。虽然只是一年相逢一次,感情却胜过人间那些整日厮守的夫妻。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不忍心去看那回归的路。但反过来一想,既然两人的情感天长地久,永不变心,还在乎那些日日夜夜的等待与期望吗?这首词虽然是写的神话传说,却说出了一个虽然浅显、却并非是人人都能明白的深刻体验—思念与等待,长长的分离,都算不了什么,只要情感深长,永不变心,分离了两心也在一起,若是同床异梦,哪怕是天天厮守,也是貌合神离,两心如同远隔天涯。这种重情感而将肉体结合放在第二位的观念,比起明清以来将妇女作为生育工具乃至练功炉鼎的情爱观,真是有天壤之别。(选自《休闲宋词鉴赏辞典·节令风俗》)
满庭芳
苏轼
余谪居黄州五年,将赴临汝,作满庭芳一篇别黄人。既至南都,蒙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品读】1100年,哲宗崩,徽宗即位,皇太后向氏“权同听政”。她上台后,开始给“元祐奸党”逐步平反。远贬在海南的苏轼,此时已经在艰难困苦中熬过了五六个年头。对他的恩赦是逐步兑现的:先是“量移廉州”,然后是恢复“朝奉郎”的级别,还给了个“提举成都玉局观”的空衔。这就意味着解除了对他的圈禁,他可以自由了。次年,苏轼离开岭南北上,来到山清水秀的阳羡(今江苏宜兴)。这是他被贬前曾苦心经营过的卜居之所。他到这儿的目的,一是因有子女在此,方便养病;二来显然是为了等待朝廷的召用。大约就在此时,他写了这首词。
词中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于人间沧桑的感受。他说,我已经老了,但皇上的大恩大德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只能空自弹着宝剑,唱唱悲歌。言下之意,是希望能有机会重新为朝廷效力。词的下片,有些仙家气息,因为他已阅尽人间沧桑,有些“看破红尘”了。他向苍天发问,何处是银河的尽头,何处有美丽的织女?他厌倦了人间的游戏,想有一个成仙得道之所。所以他对小儿子说,我们是不是就在仙境之中,不知不觉已过了几十年光阴?人生如梦,转眼百年。他看着自己的破衣烂衫,颇为自信地说,神仙们应该笑话我,满身都是烟霞缭绕。这首词是苏轼逝世前不久写的,词中似乎有向人世告别的意味。虽然他在开着玩笑,却掩饰不住那心底的沉痛。(选自《休闲宋词鉴赏辞典·宦游羁旅》)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在商务印书馆官方微店选购您心仪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