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坚守自己的生活原则,他是名人,但却从来不愿当名人,为人低调是他的一贯做法。
不愿抛头露面的钱钟书。钱钟书先生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是我国的文化名人。可是他从不喜欢抛头露面,还经常拒绝记者的采访。有一次,钱钟书先生生病住院,巧的是和夏衍先生住在了同一病房。住院期间,正好是夏衍先生的生日,吃生日蛋糕时,夏衍先生的孙女送了一大块蛋糕给钱钟书先生。当时,有记者从后面偷偷拍摄,钱钟书先生没有发现,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了起来。
不愿记者采访的钱钟书。有一次,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先生,因为怕遭到钱钟书先生的拒绝,邀请了当时《文艺报》的副主编吴泰昌帮忙。吴泰昌先生先给钱钟书先生打电话,果然遭到了钱钟书先生的拒绝,随后,吴泰昌先生带着林湄搞突然袭击,才见到了钱钟书先生。
不迷信钱的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然而媒体却总是想让这位不愿意露面的人露面。有一次,媒体要录制文化名人,钱钟书先生不愿参加,媒体人打电话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钱。”没想到钱钟书先生用一句“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吗?”婉言谢绝。
深居简出、闭门谢客的钱钟书。曾有一英国女士打电话给钱钟书先生,说看了《围城》后非常想见见作者。钱钟书先生在电话里委婉地打了一个比喻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还觉得味道不错的话,那又何必要见这个下蛋的母鸡呢?”是的,从来没有吃完鸡蛋又想见母鸡的人,钱钟书先生回绝的话真是绝妙的比喻。
拒绝高薪邀请的钱钟书。上世纪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钱钟书先生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他们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像这样的薪酬,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先生却拒绝了。钱钟书先生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可见,钱钟书先生追求的是学识,不是报酬。
不愿卖破词典的钱钟书。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先生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先生说:“不卖。”
不愿出国的钱钟书。美国好菜坞片商与钱钟书先生签署了《围城》版权协议后,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如果时间方便的话可以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钱钟书先生都摇头婉拒。钱钟书先生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钱钟书先生是我国一代大师,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品有《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钱钟书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钱钟书先生的精神品质是高尚的,值得我们学习。
以下是摘录的钱钟书先生的名言,和大家共赏。
“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把忍受变成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也可以自欺。”
“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的地方:话多。”
“得学位是为了把论文哄过自己的先生;教书是把讲义哄过自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