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些天遇到了这个问题:如何评价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最早读到王安石的这首咏梅诗,应该是在小学的课本里吧,我记不太清了。他的这首咏梅和陆游的咏梅词(犹有香如故)是老街最喜欢的两首咏梅诗,因为他代表了一种人的高尚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不过,就像南宋文学家周紫芝所说: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王安石的这首诗也有出处,而且特征很明显。
一、王安石咏梅改编于这首南北朝的咏梅诗
最早的咏梅诗,我们在诗经中就能看到,到了魏晋南北朝,咏梅的诗渐渐多了起来 。王安石的这首咏梅诗就是从南北朝的一首诗化用而来。
《梅花落》(乐府诗集)
中庭一树海,寒多叶未开。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这首似曾相识的《梅花落》来自于郭茂倩《乐府诗集》,郭茂倩是与王安石同时期的人物,他的这本书收录了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的精华作品。
二、《梅花落》的作者是谁?
不过这首《梅花落》常常被标注是苏子卿的诗,这就让人犯狐疑了,苏子卿就是汉朝的苏武,他被强行扣留在匈奴时和李陵结为好友。
苏武鸿雁传书以后,汉朝使者接回了苏武,而李陵因为汉武帝误解其主动投降,被夷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因此李陵再也回不了汉朝,两个人在分别时,留下了不少相互赠别的诗篇,这些诗被称为苏李赠答诗。
苏李赠答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著《文选》 ,其中收录有《李少卿与苏武》诗3首及《苏子卿诗》4首,唐朝徐坚的《初学记》、欧阳询等人编撰的《艺文类聚》都记录了几首苏李诗。
之所以说这首诗作者是苏武值得生疑问,是因为这种体制的诗不可能出自汉朝,这种具备了早期格律诗特点的作品,最早也只能出现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
中庭一树海,寒多叶未开。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这首诗除了第一句三仄尾是变格以外,都是标准的格律诗句式,只有第一句和第二句失对而已。这种不标准的五律经常出现在初唐以前,肯定是早于王安石时期,但是可以肯定不是苏武的诗。
二、从王安石看古人的化用
读过这首诗,即使没有什么诗词基础的人,也能看出王安石的化用痕迹。其中古诗“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 ”被王安石化用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古诗的第3、4句“中庭一树海,寒多叶未开 ”被化用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化用之后的作品更加简洁,主题更加突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咏梅》关于古人的借用和化用,老街以前写过不少文章。常常举例的就是几位古人关于这方面的评论。
在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中,有一个男主角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他在日本可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这个人法名叫做遍照金刚,一般称之为空海和尚。这个空海法师于延历二十三年(804年),与最澄法师随遣唐使入唐学法。回到日本后,空海和尚写过一本《文镜秘府论》,记载了在今天在中国已经失传的唐朝诗歌理论。
其中有一段说唐朝诗人有个好习惯,随身带有前人诗歌的手抄本,自己作诗的时候如果苦思不得,就打开“锦囊”看一看:
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人,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大家都知道唐朝李贺出门喜欢带一个诗囊,写好的佳句就放在诗囊中待会,然后连句成篇修改成诗。没想到诗人们还要带一个“随身卷子”,做不出诗来,赶紧拿出来,看看古人怎么作诗,不知道李贺是否也在诗囊旁边也放一个“随身卷子”。
看来王安石也有个“随身卷子”,不过才思敏捷记忆力好的人,自己的大脑就是一个“随身卷子”,很多能够口占一绝的人,肚子里的学问就是一个小百度。
不仅仅唐人如此,历朝历代的诗人因为熟读古人诗书,自己创作时不免会有前人的影子。上面引用南宋文学家周紫芝的这句话来自《竹坡诗话》:
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北宋的黄庭坚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黄庭坚说,杜甫作诗,韩愈作文,没有一个字没有出处,只不过后人读书少,不知道作者诗文的出处,误以为是老杜和韩退之自己的语言。例如王安石这首诗,我从小以外是王安石自创的,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改编的。
三、古人的借用与化用
不过借用或者化用古人作品,也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晏几道的词《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首词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直接把别人的句子一字不改拿来用了,这两句因晏几道而闻名,反而是原作者五代时期的翁宏默默无名。如果不是晏几道的话,”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这样的佳句就被埋没了。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晏几道是直接搬运借用,古人化用的情况就更多了。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说起了杜甫的化用:
张燕公“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即杜之“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所本 也;“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即“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所本也。张燕公是初唐著名的宰相张说 ,他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时代前期的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被并号称"燕许大手笔"。“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出自他的《和魏仆射还乡》
富贵还乡国,光华满旧林。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故老空悬剑,邻交日散金。众芳摇落尽,独有岁寒心。杜甫的这首“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是《天末怀李白》第一联。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翁方纲解释说杜甫的“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虽然出于张悦“秋风树不静,君子叹何深”,但是杜甫的“凉风起天末“意境更加高远,是”点铁成金“的化用。
四、王安石的点铁成金 :
点铁成金出自于宋代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中的一段话: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从王安石的化用来看,他舍弃了《梅花落》的后面画蛇添足的后面四句:
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南北朝梅花落》仅仅留下了前面四句:
中庭一树海,寒多叶未开。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南北朝梅花落》这样节选确实如同黄庭坚所说具有点铁成金的作用,古人作诗,同样写一个主题或者一件事,有人简洁,有人臃肿。例如王维和王绩的诗。
家乡的人来看诗人,二人寒暄的情形被诗人记录下来,王维是这样写的: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而王绩不同,洋洋洒洒,写成了一个长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羁心祗欲问,为报不须猜。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别的不说,这么长的作品,至少不可能入选小学课本。王绩为什么还不如骆宾王出名,小孩子可不知道什么初唐四杰和《讨武檄文》,他们知道《咏鹅》就可以了。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不过王绩确实写得有点繁琐了,反而不如王维点到为止,不说破反而更有意蕴。
结束语
常常借咏物诗抒发胸中所想。写这首诗时 ,据说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 心灰意冷, 退居钟山。此时王安石一定是读到或者想起南北朝的这首《梅花落》,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咏梅诗。
至于王安石是不是也带有”随身卷子“,老街就不知道了。我们今天作诗更加方便,因为人人都有手机,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古人如果知道,岂不是要羡慕死?
@老街味道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_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
前言 前些天遇到了这个问题:如何评价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最早读到王安石的这首咏梅诗,应该是在小学的课本里吧,我记不太清了。
-
秦少游小说_秦少游回文诗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取字太虚,秦观心似天高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腊月,一条官船在冷风中缓缓前行,刚刚驶出九江,船舱内就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一个男孩诞生在苍茫
-
离别之后想念的诗句_一句古诗形容怀念过去
在诗词里,拥有诗意的四季, 春天有“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景,夏天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畅快, 秋天是“枫叶红于二月花”静美,冬天是“飞雪迎春到”的欣喜。 在诗词中,四季皆美,
-
青玉案宋贺铸名句_贺铸青玉案的典故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青玉案 北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 知处 。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
-
黄庭坚《清平乐》_清平乐黄庭坚赏析解读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词人通过对帝王欢娱享乐生活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帝王生活的种
-
宋词风格及其代表诗人_词作情韵兼胜的北宋词人是
说起黄庭坚,相信我们并不会陌生,他是著名的宋代文学家,“ 苏门四学士 ”之一。黄庭坚多才多艺,而且在各方面成就也都很高。他在文学上十分擅长写诗,世称“ 苏黄 ”,他的诗,多以
-
辛弃疾清平乐三首_《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
辛弃疾归隐上饶带湖时,也曾到处游玩,期间也写下了不少词作。今天我们要谈的这首《清平乐》,是他去博山游览时,在王氏庵夜宿时所写下的。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
清平乐·春归何处翻译_清平乐·春归何处古诗
《清平乐·春归何处》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作品欣赏: 【注释
-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_清明有关的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
-
清平乐晚春黄庭坚赏析_清平乐黄庭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说起"送别词",不得不提的就是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