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漫游途中所写。我沿江东下远渡到荆门山外,来到古时楚国之地纵情游历。山峦随着平原铺展渐渐消失,长江在广阔的原野滔滔奔流。
夜晚江中月影恍如天镜飞来,白日云彩变幻结成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来自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开门见山地写出漂泊羁旅的情怀。第二联写江上行船,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情景壮阔。第三联写拂晓时分江上的壮丽景象,尾联写南雁北归,呼应首联。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安史之乱中期杜甫在秦州所作。戍鼓声响起路上断绝了人迹,边塞的秋夜里传来孤雁哀鸣。白露节的夜晚露水更凉更白,月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虽有兄弟却都在战乱中离散,各自漂泊居无定所生死难知。寄出去的家书常常无法到达,何况战乱频繁至今未能停歇。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微微晚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桅杆高耸的小船在独自停泊。星星垂落天边平野更显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由于年老多病也应该休官了。现在这样四处飘零像什么呢?好似天地间一只孤独的沙鸥。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诗歌的开头两联,写秋夜所闻所见,抒发客居他乡的孤独。后两联即景抒情,写芳草枯萎,故人不来,乡书难寄,其中还包含了对美好年华匆匆消逝的无奈,让人读来倍感悲凉凄楚。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羁旅思乡诗100首_描写羁旅之思的古诗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
-
清明时节雨纷纷那首诗_唐诗三百首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
前言 最早出现“清明”两个字的古诗,可能是《大明》吧?这首诗来自于《诗经·大雅》,但是诗意却是指政治上有法度、有条理: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
杜牧写的诗_杜牧的古文代表作是
在很多人眼里,晚唐诗人杜牧是个风流的浪荡子,他曾为13岁的雏妓写下“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还曾以“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来总结自己荒唐的前半生。 然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全诗_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指的是
秋霜 一夜清寒瓦上霜, 晨来映日闪银光。 秋深也欲炫姿色, 错把冰心付艳阳。 评:“夜清寒瓦”,宋词味隽永。 和《秋霜》 秋夜凝露晨成霜, 薄雾微曦撒银光。 瓦檐初披天蚕甲, 冰心玉
-
张仲景的诗_《唐诗三百首》
张仲素(769-819),字绘之,河间人,今属河北。宪宗时为翰林学士,后终中书舍人。 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秋闺思二首 其一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
-
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五言绝句的内容_唐诗五百首五言绝句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香菱学诗”的章节。香菱和史湘云谈诗,受到宝钗的打趣。大意是,一个女孩家,整天满嘴里说的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温八叉之绮靡,李
-
唐诗三百首 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_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大全
当你刷头条时候,可以放给你孩子听听古诗,从小学习一下 唐诗三百首 五言绝句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
-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_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表达情感
作者:丁启阵 资料图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 1 受降城,始于汉朝的一种军事建筑,外长城进攻系统工事的组成部分
-
少年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_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谁写的
文/赵忠祥 人生最不堪忍受的戏弄,就是“年轻时有牙没豆儿,年老时有豆儿没牙”。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首诗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20首古诗及意思_唐诗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收藏在唐诗三百首里的诗歌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仅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等人编校的《全唐诗》中,便“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全唐诗》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