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看陶渊明如何将平淡的田园生活过成诗意的人生?(二)》中,我们看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陶渊明,劳累却开心,只因为这一切都不违背他的本心;漫步荒野,偶遇旧友故居,却发现斯人已逝的陶渊明,感慨到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归园田居》最后的两首诗。看他如何将平淡的田园生活过成诗意的人生?
◆陶渊明:表达最真实的自己,开心就是开心,失意就是失意。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诗人怀着失意的心情独自一人扶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崎岖不平,满地荆榛。在我们心里一向淡然洒脱的陶渊明,此刻竟然有些怅惘之情。不知他是因为旧友离世,还是因为劳作辛苦,亦或是此刻的孤寂而失落呢?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
归家的途中,望见山间小溪,清澈见底,刚好可以用来洗脚。洗去身体的劳累,也给自己心灵放个松。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到家后,陶渊明心情还不错。滤好新酿的美酒,杀鸡,招待自己的近邻。太阳慢慢落下,屋内变得昏暗,家中没有蜡烛,就点一把木柴照亮,但这并不能影响到诗人的兴致。开心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眨眼之间,又到了天明,诗人就抱怨,“为什么夜晚的时间这么短呢?”
◆陶渊明:我的一切行为皆是出自本心!
《归园田居(其六)》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诗人在东边的高地上种禾苗,此刻禾苗已长满了田地。虽然劳作辛苦,身体有些疲惫,但是一杯浊酒就可以安慰诗人,让他心满意足。夕阳西下,诗人就驾着简陋的车子回家,道路也慢慢变得昏暗。他望见家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孩子们站在檐下等他归来。这是多么幸福啊!
有人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诗人回答:“人这一生总是要劳作的,这只是我选择的一种劳作方式而已。我只希望桑麻丰收,蚕事顺利。我的本心就是这样,也希望可以交到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PS. 《归园田居》的第六首被收在《文选·江淹拟古三十首》中,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而后世诸家以为此诗非陶渊明所作,当是江淹所作的拟陶诗。但不论是谁所作,这首诗传达出的温暖与坦荡,都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珍贵的存在!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
附:
《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斜阳一作:斜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