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公元618—712年),为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亦有谓武德至开元初)之间。初唐时期国家重新统一,政治清明,国势日盛。初唐文学承袭隋代实现南北文风融合,形成新型文风的任务,因此当时的文坛上,继隋代仍然存在着追求辞采华美的形式主义文风和比较注重社会内容、思想感情的健康文风的激烈斗争,实际是继承齐梁文学和变革齐梁文学两派之间的斗争。
六朝以来的浮靡之风在初唐仍然占据文坛统治地位,这也是正常现象,任何风气建立和消失都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唐太宗与其手下的宫廷诗人,诸如号“上官体”的上官仪,有“沈宋体”之称的沈佺期、宋之问、被称“文章四友”的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以及虞世南、李百药、长孙无忌等,皆沿袭六朝文风,词采斐然,形式华美,强调声律。他们的主要贡献在对律诗和律赋的定型和发展上,而且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不管理论主张还是创作实践都突破了齐梁风格,展现了新的倾向,其中尤以唐太宗为典型。王绩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一改齐梁诗风,奠定了五律的基础。魏征的《述怀》,慷慨大气,骨力雄浑,开盛唐诗风之先河。
这些就是文学思想和创作进步的表现,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必然受到当时社会情况的影响,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对现实的认识,自觉不自觉地发挥主观上的创造性,对现有的客观形势加以改变。这种改变多是不知不觉但又实际存在,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初唐四杰:《旧唐书 文苑传》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称王杨卢骆,也号“四杰”。他们仍不可避免带有齐梁遗风,特别是在语言方面,不可能一下子摆脱。但四杰的作品抒发真情实感,个性鲜明,有些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从根本上一改六朝以来文风的平庸乏味、空洞糜烂,使唐代文学走上新生之路。陈子昂进而大兴建安风骨,进一步否定六朝文风,清新质朴的风气在文坛上取得了最终胜利,为盛唐文学的产生拓展了光辉的前景。陈子昂同时或稍后有“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和张若虚)和张九龄,他们是初、盛唐之间的诗人。
从唐太宗贞观后期到唐睿宗延和年间,宫廷文人产生并占据文学领域,他们以箴规、应制、颂美、娱乐为诗歌主要内容,主要以箴规类作品较有意义,他们的成就在于发展了声律学,律诗至此得以定型。宫廷文人中影响较大者:上官仪(约616~664)、沈佺期(约656~714)、宋之问(约656~712);被称“文章四友”是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等等。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文学_初唐文学家
初唐(公元618—712年),为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亦有谓武德至开元初)之间。初唐时期国家重新统一,政治清明,国势日盛。初唐文学承袭隋代实现南北文风融合,形成新型文风的任
-
唐代文学常识200题_古代文学唐代文学ppt
行测常识题中,文学的内容是高频考点,文学的考察既可以直接考察文学内容,文学对应的作者,文学的朝代等,也可以考察文学内容里面反应的经济、自然科学等相关知识。在学习中国文学
-
唐朝的文学家_唐朝出了哪些名人
杨炯:政治失意,刚过不惑之年即死于任上 杨炯,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O)。幼年聪明好学,很早就显现出文学方面的才能。年仅九岁便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杨炯通过制举考试
-
唐诗与长安文化_唐诗与长安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借助文学作品想象长安是一种积极的文化记忆,它既有所凭恃,又难免建立在疏离的时间中。长安,在中国城市传统中的尊贵地位常让今人有所遐想,它与灿如星辰的文学作品有着直接的联系
-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考点_宋代文学基础知识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除了产生了对当时文人乃至现在我国高考制度影响的科举制度,修建了现存最长、沟通南北经济的古代运河——京杭大运河,文学领域的唐诗
-
隋唐五代文学知识点_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
我们接着讲隋唐五代文学。 经过了魏晋南北朝将近四百年的分裂及社会动荡之后,隋唐时代终于实现了大统一。 尤其到了唐朝开始变得繁荣富强,社会安定,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环境
-
简述隋唐五代的文学特点_隋唐五代文学ppt
公元618年,在隋朝的废墟上,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起了唐朝,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一个高度繁荣、鼎盛的时期。可悲的是,经历了花团锦簇、烈火烹油般的极盛之后,唐朝不可避免地走
-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句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草书
本报讯(记者龚保华)由省社科联、长春市孔子研究会、长春市文庙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公益讲座,12月12日(周六)上午在长春文庙明伦堂报告厅继续开讲。本期讲座由吉林大学
-
桃花扇书评_桃花扇 的作者是
今读《桃花扇》(老毛) 《文学·人生·杂谈》欢迎您荐稿并赐稿! 今读《桃花扇》 久闻《桃花扇》大名,未能一睹天颜。近来得闲,搜而读之。几多感叹,几多欣然。 感叹的是每每皇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