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
鉴赏:桃花溪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沿岸都是桃林。春分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美不胜收。相传这里就是晋代诗人陶渊明所记“世外桃源”的遗址。这首诗巧用这一典故,写桃花溪一带的秀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构思奇妙,境界明快,情趣盎然,实乃写景佳作。
首句写远景。山谷云雾缭绕;横跨山溪上的长桥在云烟中忽隐忽现,恍若在虚空里飞腾。桥的静和烟的动相得益彰:野烟化桥的静为动,缥缈虚无;桥将野烟由动转静,宛如垂挂着一道轻纱帷幔。隔着帷幔看桥,别有一番朦胧之美。诗人刻意渲染的这种含蓄迷茫的神秘气氛,使人不由得将其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联系到了一起。
第二句写近景。水面突出如岛如屿的岩石,溪水上飘零着朵朵桃花,在西子湖畔,一条渔船轻摇。碧波之上,小舟轻泛,空灵现于朦胧之中。诗人借一个“问”字设身其中,将静态的山水画变活了,亦将向往桃花源的急切心情展现得酣畅淋漓。
文末两句承接第二句的“问”,却是有问无答,答在问中,十分巧妙。诗人问出:桃花溪中流出花瓣,而此洞到底在桃花溪何处呢?将渴求答案之急迫心情淋漓展现。又以问告终,问而不答,含蓄清远,颇叫人寻味。
全诗构思婉曲,意境如画,情景交融,意蕴深长。蘅塘退士曾批注此诗:“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还是不无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