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对书法颇有研究,名声震天,他还有个流传至今并令人捧腹的小故事。
话说虞世南写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唐太宗非常喜欢,已经到了经常去模仿他的字的地步。一天,唐太宗写“戬”字的一半时,虞世南进见,唐太宗就让他把剩下另一半的“戈”字写完。
写好后,唐太宗拿给宰相魏征:“我学世南的字,你看是不是写得很像?”魏征细细欣赏以后,说:“戈字写得最像。”魏征竟然没有看出来这个字本就是虞世南所写。这个有趣的段子,说明了唐太宗和宰相魏征对虞世南的书法那是高度认同和赞扬的。
如此高度赞誉虞世南书法之精的唐太宗,并没有把他总结出来的虞世南五绝中的第一绝列为书法,而是这样的顺序: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文字)。如此可见,唐太宗称其字绝,但更看重虞世南高尚的德行与操守。
虞世南作为初唐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还是个极有造诣的诗人,他留下的诗文大多已失。今天我们与大家一同分享虞世南最著名的小诗《蝉》。
蝉
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蝉》,传是虞世南感谢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名为《蝉》,却非简单机械的摹蝉,而是融入作者深刻的思考在其中,正因其巧妙的以形喻理,托物言志,令这首诗名扬千古,至今仍被无数人喜爱。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垂緌”指蝉的头部的触须,形状像古人颔下的帽带下垂的部分。清露:清澈而纯净的露水。流响:不间断的声音。疏桐:高大而稀疏的梧桐树。这两句写的是蝉的外部形状与自然习性。蝉用垂下的触角吸吮清澈的露水,声音从高大的梧桐树中传出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通过前面描写蝉的习性,转而写诗人对此的评论与感触。字面意思是说,蝉在高处,自然声音传得很远,诗人强调,这高亢的声音,不是借助秋风才有的力量。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认为,一个品行高尚,博学多识的人,无需其它外力的帮助,也不用受制于地位、权势,以及他人的褒扬,这就如同蝉在高高的树杈之上,其声自远。
虞世南的这首《蝉》,言辞洗练,托物言志,赋予其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蝉的习性,以传神之笔,对高洁的品质,自律的德行,博学的才华予以了高度的赞美。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有指导作用,外界的影响再大,也不如个人的品质、内在的修炼来得更重要。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 “犹存陈隋体格,而追逐精警,渐开唐风”。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虞世南的诗句哪两句是写她的真实写照_蝉虞世南的诗意
虞世南,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对书法颇有研究,名声震天,他还有个流传至今并令人捧腹的小故事。 话说虞世南写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唐太宗非常喜欢,已经到
-
托物言志诗歌鉴赏专题_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
托物言志 定义: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注意:托物言志是针对文章整体而言的。(我们以上所讲述的修辞手法和前面四个表现手法是针对单句而言的。) (托物言志的物的意
-
蝉唐虞世南诗意_古诗咏蝉唐虞世南
因为蝉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诗人常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并往往托物言志,寄予自己崇高的情怀。 唐代有三首咏蝉诗,被称为咏蝉三绝,它们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
-
名家托物言志的文章_托物言志的效果
是不是觉得作文枯燥无味、平谈无奇、味如嚼蜡,试试象征手法,能够让平凡的角色、平淡的事物增添不少色彩,能够让文章更有意味,也能够让读者的画面感更加丰富,今天的写作技巧讲完
-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_托物言志的作文加批注
是不是写不好写物的作文? 那我们来讲讲如何写借物抒情或者托物言志的散文。 其中,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写物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写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首先要分析事物的特色,要了解这
-
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_简要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在中国历史上的数百个皇帝中,唐太宗绝对是排名前列的好皇帝。如果要论人格魅力、文治武功和治国风范,唐太宗其实可以算作中古历史上第一名的好皇帝。正因如此,唐太宗才有“千古帝
-
王昌龄名诗10首_王昌龄有名的诗十首
王宠书《王昌龄诗十二首》,明代嘉靖五年,王宠应朋友之请,书录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作十二首。据书家在卷后跋语中讲述,此作用纸为吴中新制蓝色粉纸。全卷纵28.1厘米,横635.6厘米,
-
唐太宗的军事措施_唐朝禁军为什么给太监
开元十八年,接连出现的 三件事 , 让唐玄宗极度不安起来,他终于还是对北门禁军起了戒心。 第一件事,还得从北门禁军“实际掌权人”王毛仲说起。 王毛仲,诛杀太平公主行动的功臣,也
-
咏梅王冕,这首诗_墨梅王冕古诗原文诗意
自古以来,梅的傲雪与清香都是文人所钟爱的高洁品格。故在文人笔下,梅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又与兰、竹、菊合称“四君子”。历代诗人也曾留有许许多多咏梅的佳作。譬如,唐代
-
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介绍_王羲之书法好在哪儿
王羲之故居始建于晋代琅琊郡境内(今山东临沂市区),是书圣王羲之出生并生活过的地方,如今已建成一座古典园林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王羲之,字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