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一篇王夫之批评汉文帝的文章。批评的还是很厉害的。
易曰:“谦亨,君子有终。”【按:先引谦卦。从谦卦开始切入问题。】君子而后有终,非君子而谦,未有能终者也【按:王夫之这个观点比较新鲜,明显的是他又标新立异了。他的意思是先要成为君子,而后才能有终。所以他接着说如果不是君子,那么你谦虚也没有用,不会有好结果的。也就是谦卦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而只是对君子才适用。王夫之其实对谦卦的适用者给以限定了。而我们一般都说谦卦是最好的卦,似乎谁都可以谦虚。王夫之则认为不是这样的。】。故“撝”也、“呜”也、“劳”也,而终之以“侵伐”【按:这是简述谦卦爻辞的解读。1六二,鸣谦,贞吉。2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3六四,无不利,撝谦。[huī ]1.分裂;剖开。】。虽吉无不利,而固非以君子之道终矣【按:转折到君子之道。】。君子之谦,诚也【按:君子之谦的定义。】。
虽帝王不能不下邱民以守位,虽圣人不能不下刍荛【按::〖释义〗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以取善。理之诚然者,殚心【按:释 义竭尽心力】于此,而诚致之天下【按:道理确实如此,所以只有殚心竭虑,才能让诚的美德传布天下。】。见为谦而非有谦也,而后可以有终【按:看见人家举止行动有谦虚的表现不一定是真的有谦逊的品格。也就是说举止谦逊不一定有好结果。】。故让,诚也【按:让必须是诚恳的,诚心的。】;任,亦诚也【按:任命人才也是得诚心诚意的。所谓用人不疑。】。尧为天下求贤,授之舜而不私丹朱【按:丹朱,尧的儿子。】;与禹之授启、汤之授太甲、武王之授成王,一也,皆诚也。舜受于尧,启受于禹;与泰伯之去句吴、伯夷之逃孤竹,一也,皆诚也【按:王夫之老先生也是真能忽悠,将帝位传给儿子和传给别人,居然是认为一码事,一也。都是诚。后来的曹丕就很有感慨的说:“我今天才知道禅让是怎么回事了。”历史上对尧的命运也多有不同看法。所谓一也,其实是大有分歧的。不过王夫之要替圣人说好话,我们也没有办法。按他的逻辑,秦桧之议和与岳飞抗金,吴三桂之请清军入关与史可法抗清,也是一也,因为都是诚也。】。若夫据谦为柄【按:以谦为工具而。即不是真心的谦虚,谦让。】,而“撝”之,而“呜”之,而“劳”之;则姑以此谢天下而不自居于盈,则早已有填压天下之心,而祸机伏而必发,故他日侵伐而无不利【按:以谦为工具,则早就有了镇压天下的决心,而危害早就种下了。所以,后来攻伐侵略他人没有不顺利。】。黄、老之术,离诚而用伪久矣【按:这里是对黄老之术的批判。王夫之是反对图谋这种所谓的好处的。其实,就是反对虚假的谦和、谦逊。】。取其“呜谦”之辞,验其“侵伐”之事,心跡违,初终贸【按:改变的意思。从此看这几乎是对周易爻辞的批判。王夫之反对以谦让美德开始而以“侵伐”之事来验证这个谦让的美德到底是对不对的。】,抑将何以自解哉【按:因为在逻辑上自相矛盾了。你开始是谦让,后来怎么又侵伐人家了呢?这当然是自相矛盾啊。】!故非君子,未有能终其谦者也【按:结论。王夫之的逻辑还是首尾一致的。除掉前面的那个尧舜禹禅让的例子。】。
有司请建太子【按:键入通鉴正文。】,文帝诏曰:“楚王,季父也;吴王,兄也;淮南王,弟也。”诸父昆弟之懿亲,宜无所施其伪者【按:王夫之认为亲戚之间不该虚伪。帝王与兄弟之间怎么能有亲情呢?王夫之这里就太脱离史实了。】。而以观其后,吴濞、楚戊、淮南长无一全其躯命者【按:王夫之观察的细致。】。尺布斗粟之谣,取疚于天下而不救【按:民间有批评,也不补救。说明,文帝不是真心想搞好兄弟关系。】。然则诏之所云,以欲翕固张之术,处于谦以利用其忍,亦险矣哉【按:基本是认为汉文帝是搞阴谋的。表面是谦让,其实是玩阴谋。】!且夫言者,机之所自动也【按:语言就是心机谋略的开始。】。吴、楚、淮南闻斯语而歆动其妄心,则虽欲扑之而不得【按:这几乎是说文帝的话等于是诱导几个诸侯王了。可是他忘了刘兴居了。这就将后来的七国之乱的责任推到了文帝身上。】。故曰“火生于木而焚生火之木”,自生而自克也【按:自生自克,说的就是七国之乱的起源是汉文帝。】。文帝亦何利焉?
至于侵伐而天下亦殆矣。君子立诚以修辞【按:语言要表达真正的内心世界。这些是总结了。】,言其所可行,行焉而无所避【按:能行方敢言。】,使天下洞见其心【按:语言必须表达内心。外面的人能通过语言看到你的内心。语言这里体现了知行合一了。】,而鬼神孚之;兵革之萌销于心,而机不复作【按:不动歪心眼,自然没有战争的事情。】;则或任焉而无所用谦【按:任命某人,让某人去干什么不必忌讳。】,或让焉而固诚也【按:真正的谦让,也不必忌讳。】,非有伪而托于“呜”者也。何侵伐之利哉【按:言行一致,诚以待人,则天下无兵革之事也。这些话我们这么看似乎有很多逻辑错误,特别是对汉文帝的批判。可是如果想到君无戏言,皇帝是口含天宪。那么他说什么就什么,才是正理。而不是说此而意彼。所以君子慎言,其实君主也慎言。断章取义、假传圣旨,之事其实多多有之。可以说帝王的话是最不能去猜测的。而揣测圣意,也历来是帝王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