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概要
正如上篇所介绍,《文心雕龙》上、下编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上编以论文体为主,下编以谈文术为主。上编是“纲领”,下编是“毛目”,举纲而目张,只有在分析各体文章的基础上,才能概括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创作理论和法则。《文心雕龙》对文学理论做了相当全面而又深入的探讨,这里选择重要的几项略加介绍。
特征分析
一是神思论。《神思》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带有总论的性质。神思论除一般地描述艺术思维的特点外,特别强调三点。第一,“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艺术思维与具体的物象紧密相连,主客体交互作用,然后产生艺术的形象或意境,刘勰称之为意象。第二,强调了“志气”和“辞令”在神思中的作用。“志气”指情志气质,“辞令”指语言或语词。刘勰一方面意识到语言是艺术思维不可须臾离开的物质手段,同时也看到了语言表现文学意象上的局限。面对这言和意这种又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他主张“得意忘言”论,从而把语言的局限转化为语言的优势。第三,强调创作前有准备,而构思时“贵虚静”。这是对创作主体的要求。“虚静”之说本自老庄,刘勰借以为作家涵养文思的方法,要求作家以虚静的心境去直观艺术本体,这样才能由虚而实,由静而动,进入思维活跃、形象奔涌的最佳创作状态。
二是体性说。《体性》是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观点来讨论文学风格的,其卓异之处不仅在于指出作家才性与作品体貌之间存在着内外表里的关系,更因他通过理论的推阐和提供例证,努力揭示造成文学风格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深层次原因。其要义有三:第一,指出文学风格之千姿百态,根植于创作个性的千差万别。第二,在构成创作个性的四因素中,先天的才气是基础,是根本;与此同时,强调后天的学习对创作个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张后天的努力补先天之不足。第三,提出“摹体以定才,因性而练才”,以之为创作的指南。
加深印象
南朝宋齐时代,魏晋以来盛行的重视辞藻、对偶、声韵之美的骈体文学在继续发展。但与此同时,在当时那种君主荒淫、贵族腐化的生活环境里,一般作家缺乏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作品的内容空虚,文风日趋浮诡雕饰,形成了诡巧华靡的风气。这种不良的影响,不但表现于诗、赋,也见之于其它文体。刘勰撰写文心雕龙的主旨很明确,完全是为了纠正当时流行的这种不良文风。《序志》篇说:“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详其本源,英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锐,离本弥甚,将遂讹溢。盖《周书》论辞,贵平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为了矫正柔靡不振的文风,使各种文体的文章得以健康发展,他从传统的儒家思想出发,特别强调征圣、宗经。但另一方面,对于刘宋以来的文学在形式技巧方面的成就并不忽视,很注意总结魏晋以迄南朝文学创作在辞藻、偶、声律、用典等写作技巧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文心雕龙作者是_论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倾向
知识点概要 正如上篇所介绍,《文心雕龙》上、下编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上编以论文体为主,下编以谈文术为主。上编是“纲领”,下编是“毛目”,举纲而目张,只有在分析各体文章的基础
-
大秦帝国真实的还原了历史吗_秦武王评价
前言 之前在微头条里已经大致谈了为什么会选择讲秦武王,这里就不赘述啦,直接切入正题。 秦武王其人 大秦帝国之纵横里的秦武王嬴荡,赫子铭饰演 秦武王,赢姓赵氏,名荡,按照先秦时
-
文心雕龙史传赏析_文心雕龙序志篇翻译
《文心雕龙·序志》篇中写道“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此处,刘勰
-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内容_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
知识点概要 上次推送我们针对《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神思》和风格论中的《体性》等篇章中出现的重点文论观点有选择性的进行了介绍,今天我们把目光转移,一起了解一下《通变》等章
-
鲜卑人为什么消失了_鲜卑山在哪里
lì 历 shǐ 史 shàng 上 de 的 mín 民 zú 族 引言 鲜卑、契丹、突厥……这些名字熟悉又陌生,他们曾经声名赫赫,如今却不在56个民族之列,他们从哪里来,又去了哪儿?他们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
高句丽是不是朝鲜祖先_高句丽和朝鲜是一个民族吗
这里有茫茫的大兴安岭,有巍峨的长白山,奔腾的西拉木伦河、辽河、松花江孕育了这里勤劳勇敢的民族,同时也在白山黑水之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东北少数民族简
-
论语学而第一的原文整篇_论语第一章学而赏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1:本文作者,张永强,退休教师。曾任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本文在此发布,已获原作者授权。 注2:原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让从来都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有一
-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_颜真卿勤礼碑文
《颜勤礼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高175厘米,宽90厘米,厚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
-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_与朱元思书原文赏析
作者:吴均(南朝)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
-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的革新运动_苏轼在散文创作上发展了欧阳修什么的文风
导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已然成为了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出行方式便捷的最好见证,也是社会进步的见证。人们再不会发出像李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那样的感慨,人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