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_阅读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半,对其中所涉及的叙述

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_阅读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半,对其中所涉及的叙述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15 07:13:57
阅读:

本文乃“鲜于如蓉谈娱乐”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张岱的《西湖七月半》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游记散文。文章以简洁的笔墨,形象生动地记述了当时杭州人七月半游湖看月的风习。透过作者笔下五色斑斓的风俗画,我们不仅感受到达官贵人、市井无赖等一类人的庸俗趣味,而且看到了作者孤芳自赏的生活情调及其清雅拔俗的审美情趣,这一爱一憎,褒贬分明。行文随笔点染,景情相生,文词优美,声色兼备,清新可人,别具一格。文章劈头一句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一反历代文人将自然景象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常规,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觉抒写自己的感受,即不涉墨于景,只着色于人。

张岱《西湖七月半》写人绘景,意境深远恬淡,令人遐思不已

西湖七月半

这一中心的确立,显示出作者的独具慧眼及其艺术构思的不落俗套。接着在文章的第二段,就紧扣题旨的中心,具体描写了可看的五类人,将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情趣与心理活动进行对比,来发掘人物的内在本质,表达作者评人论世的观点。一类是达官贵人的豪华奢侈,一类是千金闺秀的乘机玩乐,一类是“名士”之辈的附庸风雅,一类是市井无赖的鄙俗无聊,一类是文人骚客的高情雅志。作者对这五类人,观察细致,描绘得特征鲜明、神形逼肖,无不跃然于纸上。描述时,作者似乎不动声色,但从五个“看之”中,褒贬之意则寓于其中。

张岱《西湖七月半》写人绘景,意境深远恬淡,令人遐思不已

千金闺秀

对前二类人,显然嗤之以鼻;对第三类人略带讥讽;至于第四类人,则投之以鄙夷的目光;而对第五类人,作者引为同调,表示赞扬之情。所以在描写过程中,虽未加评判,但爱憎分明,褒贬自出,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审美情趣。第三段,作者以浓墨重彩描写了杭州人七月半游湖热闹而繁杂的景况,其特色是好虚名、凑热闹,匆忙来、蜂拥归。七月十五日晚,杭州人出于“好名”,结队争出,如“赶入胜会“一般。在二更之前,湖上的人声乐声,闹成一片,“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张岱《西湖七月半》写人绘景,意境深远恬淡,令人遐思不已

杭州

作者以博喻手法,描述了当时嘈杂刺耳的声浪。接着写视觉上的感受:“止见篱击篱,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这连用的四个短句,将湖上繁乱的状况形容尽致。置身于嘈杂拥挤的环境,哪还有雅兴去赏月呢?既没有看月,也没有月可看,完全是为“好名”凑凑热闹而已。这种狂热的兴头没维持多久,“官府席散”后,人们则争先逐队进城,“灯笼火把如列星.-一簇拥而去“。顷刻间,凑热闹的人群,都在夜幕中消失了。总之,他们匆忙而来,蜂拥而去,简直叫人有莫名其妙之感。

张岱《西湖七月半》写人绘景,意境深远恬淡,令人遐思不已

灯笼

作者之所以插叙这一段文字,既同应开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的论断,又写出了当时杭州人“好名”的世态人情,以寓贬责之意,同时又为下文描写文人骚客赏月的高雅情趣作了有力的铺垫和反衬。第四段,描写作者心目中的真正的看月的境界和真正的赏月之人的情趣。喧闹场面结束,西湖又恢复了宁静安闲的面貌,湖山美景开始属于“吾辈”了。“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颜面。”圆月如新磨之镜,月色也更显得皎洁娇美了;湖光山色,如美女重新梳妆打扮,益发容光照人。

张岱《西湖七月半》写人绘景,意境深远恬淡,令人遐思不已

圆月如新磨之镜

一幅赏月的艺术画面已呈现于眼前:人们对月畅怀,互通声气,心情纵饮,竹肉相协,其乐融融,直至“东方将白”才兴尽散去。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人洋溢着赏月之情,景情相生,融合无间。尽管游客散去,但“吾辈”仍兴犹未已,雅韵流溢的驱使,使之复而纵舟,任船自行漂流,于酣睡清梦中,享受着十里西湖的荷叶荷花的芬芳。这种富有诗意的结尾,显示了西湖七月半另有一番迷人的景致,意境深远恬淡,令人遐思不已,有言尽意无穷之妙。

张岱《西湖七月半》写人绘景,意境深远恬淡,令人遐思不已

西湖里的荷叶荷花

雅人赏月的情趣,正与“好名”之人的鄙俗之态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作者的褒扬之意和高雅脱俗的审美情志,同时又暴露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和孤高自赏的毛病。本文在文词上笔墨变化,丰富多彩,写人绘景,浓淡得体,动静相宜,结构谨严,转接自然。开头奇警峭拔,别具一格;结尾韵味悠长,宕出远神。全文对比照映,雅俗判然,鄙夷之意,褒扬之情,不作正面按断,而让读者悠然会心,识其真趣,这种不置可香的艺术技巧的确具有高妙之处。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