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诗的民族,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作为传统中国古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山水诗,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十分鲜明地透露出我们民族的特征。山水诗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境界,可谓“观山观水皆得妙”,例如,杜甫的“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就表达了旧地重游的故人温馨释然的心境之适;初唐诗人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道出了登高遥望的自然之趣。可以说,人与自然的互生共成推动着山水文化的发生与发展,这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
而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在人与自然的融入方面做的尤其突出,值得我们今人好好研究和品鉴一番。
1,心境
山水诗承载着中国文人的生存智慧,它是人对自然审美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产生表明人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把握,也意味着人对自然的亲近友好。
古人云:“山水者,有诗而名胜者。曰事,曰诗,曰文。之三者,山水之眼也。”而“山水诗常常与行旅、游宦、送别、隐逸、求仙、咏怀、吊古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山水诗从产生之初就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曹操的《观沧海》就作于北征乌桓的旅途中。李白一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游遍大江南北,创造了优美的山水诗篇。
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则一生酷爱山水,自称“江北倦历览,江南旷周旋”,还特制登山之用的“谢公屐”,他的山水诗多创造于“肆意遨游,寻山陟岭”。可以说,这一首首隽美的山水诗犹如一幅幅秀美的幽卷,给人亲临其境之感,它们不仅是为后人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富,而且也对今天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白居易也曾说:“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自古以来,人们都广泛赞颂“山水之乐”。谢灵运游历山水,其最低的层次是为了避害远祸,逃避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为生存而游,而较高层次的目的则是为了养生,实现生命的升华,这是他的精神之游。
谢灵运认为自己的山水之缘是“山水,性之所适”。《游名山志》认为游历山水是他雅好山水的本性,所以,我们从其山水作品中可发现他笔下的山水景物不再是单纯的物象,而是“移情”的对象,是诗人情感的外现。他游历山水,让他有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这种返璞归真的逍遥是人生的慰安。它能用安慰的方式来潜移默化人的感情。因为沉浸在山水中,便能排除尘世俗务的干扰,去掉了身心的羁绊,卸下了“功”“名”等是非荣辱观念,这种旅游山水的养生之道是可以让他“忘忧”“快心意”,可以“散怀”“畅神”。
谢灵运指出,樵夫与隐士在山林中的情趣是不同的,虽然二者同样是在山林中活动,但由于活动目的不同,其情趣效果亦不同。樵夫在山林中砍柴,其目的是满足谋生的需要,而隐士在山林中“游”,则是为了满足养生的需要。因为山水美的体验在于“行”,在于“游”,只有在“游”的过程中,人们才能投身到山水中欣赏风景,进而得到心灵的安慰而忘却功利的欲望,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自由沟通,进而达到审美的境界。
谢灵运一生奔波于宦途与山水之间,往往多旅途劳顿,而大自然的魅力使他神往,他疲惫之心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得到慰藉。在他那里,自然已经不是一个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客体,而是另一个主体,是一个与人类在心灵上息息相通的主体,自然山水就是诗人,就是诗人的思想和激情。这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感官享受,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自由自在,这与生态旅游中的无拘无束、快乐愉悦也是相一致的。
2,观景
谢灵运具有丰富的旅游审美观,表现之一就是搜奇探胜,钟爱奇险之景。他与一般的旅游者游览山水不同,他为了游览奇山异水,常常“晨策寻绝壁”。据《南史·谢灵运传》记载:“出郭游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而且“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他甚至组织大量人力在会稽“所居之处,自西山开道,迄于东山”,为了登山,还穿着“谢公屐”,《宋书·谢灵运传》记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他这种搜奇探胜、开辟景观、脚穿登山屐等旅游方式在后人中广为流传,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就说:“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为追求奇险之景,谢灵运往往选择那些险奇的山峰、陡峭的崖壁作为游览目标,显示出极大的探险勇气。他不仅把出游的地方选择在危险绝壁的山岚处,出游刻意求奇,“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还把自己的居室设为幽居。
这种对奇景的爱好情趣,也表现在他的山水诗中,如他登上的天姥山是“高高入云霓”;过富春渚时,他赞叹云雾环绕中的“定山”:“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富春渚》);他登上“群峰首”,感觉“邈若升云烟”;他站在“万寻巅”,观赏“岩下云方合”;这些游历的风景皆是直插云霄、高耸屹立的奇险之景,可见他游历山水所追求的是探险式的美趣。
除此之外,山水诗是山水诗人在游览山水而与自然对话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特审美感受,在这个感受过程中,诗人往往通过“仰观吐耀”“俯察含章”“目既往还”等视角位移的方式观察描写各种景象,因而,自然山水的声、色、形、貌、姿、动、静的样态都得到了生动的描摹和细致的提炼,也就是说,自然山水中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自然风物在山水诗中都得到集中与汇合。因此,谢灵运山水诗中所述或所表现的观赏方法,可以给旅游者提供观赏视角和观赏方法;同时,由于山水诗表达的是游历山水的整个过程,这就为旅游线路的规划提供了良好范本。
总之,谢灵运的山水诗如同导游一样为旅游者开拓了审美想象空间,又如同向导一样为旅游开发线路作了规划。
3,写景
旅游和文化的关联十分紧密,旅游活动在整体意义上就是一次文化交流活动,就是透过本国、本土、本地文化的视界,去审视异国、异地文化的新奇性价值,从而分享旅游观光的乐趣。故此,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
山水诗作为人类精神产品,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因而,它和其他人文旅游资源一样,都是旅游开发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应该成为旅游风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由于山水诗描写的优美风景都是指向某一局部地区或地点,因而它能对该地区或地点的典型、独特的景致作生动描画,这就使得人们在览阅、欣赏山水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该自然景观的知名度。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使庐山瀑布获得不朽美名;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使杭州西湖名声远振;还有如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夜聆钟声成为经久不衰的旅游项目。可见,山水风景因为山水诗人所写山水诗而成为名山或名水,从这个角度来说,山水诗无疑是旅游宣传的极好手段。
“古来胜迹原无限,不遇才人亦沓然。”这是对名人与山水诗作用最好的概括。山水诗还能为山水扬名,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除了自身濒临湖泊,就靠群山之外,还在于诸如崔颢《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句而使其精致绝美。再如湖北宜昌的三游洞,此洞原本没有什么奇异之处,但由于在元和十四年(819年),著名诗人白居易、自行简、元稹在此游洞题壁,各赋古调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故使其声名鹊起,连陆游、欧阳修等都慕名来游览。
当然,我们阅读谢灵运其他山水诗亦能感受其中的文化旅游氛围,如《过始宁墅》《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辞赋《山居赋》等作品,我们在其诗中,也能体验到夜游、舟游、春游、月光游、探险游、养生游等多种旅游类型,感受到他对旅游文化的挚爱。
结语——
谢灵运的山水诗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感悟自然、融入自然进而尊重自然的生存智慧,它向我们展现了自然物象之间那种共生共融的生态世界,我们从其山水诗可以体会到“新的理解源泉不断产生,使得意想不到的意义关系展现出来,从而使隐含于其中的生态智慧在一种敞开形态中显现自身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谢灵运的山水诗不仅可以与生态自然诗意对话,而且对旅游审美还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
- 上一篇:信陵君窃符救赵是小说吗_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 下一篇:没有了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
-
谢眺和谢灵运山水诗的异同_谢灵运在山水诗方面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诗的民族,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作为传统中国古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山水诗,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十分鲜明地透露出我们民族的特征。山水诗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境界,
-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涨知识——五十个和中国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你知道几个?
指鹿为马—赵高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日:‘马也。-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