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字叫做扁的工匠,他非常擅长制作轮子,所以人们习惯以“轮扁”相称,也因为他的技艺很高超,就被征召到齐国的王宫里去服务。
有一次,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而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他见到齐桓公读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不禁感到好奇,就先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小心的走到堂上去问道:“敢问大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啊?”
齐桓公回答:“这是圣人的书啊,里面写的都是圣人说的话。”
轮扁又问:“那么,圣人现在都还活着吗?”
齐桓公慨叹一声;“可惜啊,他们早就不在喽!”
轮扁听了若有所思,顿了一下说道:“既然这样,那么您现在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听到轮扁这样胡说,勃然大怒,呵斥轮扁道:“寡人读书,你一个做车轮子的人怎么能妄作议论?怎么能说是圣人留下的糟粕呢?你来说说看,要是说得有道理也就罢了,不然的话,寡人马上就杀了你!”
轮扁听到齐桓公这样震怒,禁不住吃了一惊,但是随即镇定下来,很认真地说:“我是从我做的事中亲生体验出来的。您看削木头做车轮子这种活儿吧,如果动作慢的话,虽然省劲儿,但是做出来的轮子不牢固;如果动作快的话,尽管和辛苦,但是做出来的轮子却不符合规格。只有在不快不慢的情况下,才能得心应手,做出最好的轮子来。这里面是很讲究的,然而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把其中的体验明白的交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所以我现在都七十岁了,还得一个人出来做轮子,我是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这份手艺传给别人的,等到我死了,我的手艺也就跟着我进了坟地了。像圣人的书,其实也都是一样的,那些圣人很伟大,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所领会出来的精妙的道理并不能够如实地写在书里面,至于那些不可传达的精髓,已经同他们在以为死掉了,所以他们在书里留下的都是糟粕啊。”
齐桓公听了l轮扁这番话,觉得确实有道理,因而也就没有再怪罪他。
上面就是《庄子 . 天道》偏中所记载的“轮扁斫轮”的故事。轮扁虽然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平民,但是他所讲的道理确实极其深刻的。这里面就体现出了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能够讲述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最精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