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生初试阶段成绩名列前茅,并不意味着你在研究生复试阶段一定能够顺利通关。参加研究生复试,有时候比参加初试的难度和压力更大。作为考生,对于研究生导师怎么挑选学生一定要弄清楚。实际上,每位导师心中都有“一杆秤”,在选择学生这个问题,他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挑选适合搞科研的好苗子,是导师心中最重要的想法
因为工作性质关系,小编和周边的高校老师及学生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一部分研究生导师就说,他们在研究生复试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从报考的考生中,挑选出适合搞科研的好苗子,这才是研究生复试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导师评价一名考生有没有资格成为自己的研究生,主要看这个人的科研基础好不好,科研兴趣浓不浓,科研能力强不强。作为考生,如果已经成功进入了复试,一定要在这方面下苦功夫。
如何才能符合导师的标准?必须对专业非常熟悉
既然导师的目标是挑适合搞科研的苗子,作为复试考生,要怎么做才能够符合导师的标准呢?小编个人认为,这就意味着,考生必须加强对于专业的学习理解,必须做到对所学专业相对比较熟悉,在回答导师抛出的问题时,才能“接得住”。因此,考生在通过初试阶段以后,就要把心思和精力转到自己打算报考的专业上,争取在专业领悟和理解能力上有所提升,从而在复试阶段到导师的认可。
比研究专业现状更重要的,是研究导师的学术成就
当然,想要在研究生考试复试阶段顺利通关,小编个人认为,比研究专业现状发展更重要的,是围绕自己想要选择的导师做好研究工作。比如,你想选的导师,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在什么方面?在哪些刊物上发表过重要论文?导师最近都有发出过什么样的观点和言论?实际上,研究生导师在面试的时候,很多问题就是基于他们平常的学术研究和所思所想。如果你提前关注这一点,在和导师们进行沟通对话的时候,就会更加顺畅。导师会觉得,选择你进入他的研究团队,更有意义。
总之,做好研究生复试阶段的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在专业性上下功夫,真正能够在复试中和导师对话,这样希望才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