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言什么人殊-老子之道——言“无”难尽,实属必然 ; 知“无”不言,方为期待

言什么人殊-老子之道——言“无”难尽,实属必然 ; 知“无”不言,方为期待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5 00:43:46
阅读:
最新资讯《言什么人殊-老子之道——言“无”难尽,实属必然 ; 知“无”不言,方为期待》主要内容是该成语出自宋代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献可者,于其职业,可谓无所愧负矣”。近日品读老子《道德经》,竟发现借用这句成语的语境,恰好能刻画我如下心得感悟:第一,老子之“道”与“无”的思想,深不见底,奥妙无穷。-言什么人殊,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成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国人耳熟能详。


该成语出自宋代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献可者,于其职业,可谓无所愧负矣”。意思是:知道的事情就说出来,既然说了,就不要有所保留。显然,这是一种难得的诚以待人、虚怀若谷的为人品格。


近日品读老子《道德经》,竟发现借用这句成语的语境,恰好能刻画我如下心得感悟:


第一,老子之“道”与“无”的思想,深不见底,奥妙无穷,想彻底弄懂吃透难之又难;无数人趋之若鹜,欲罢不能,正是老子思想永恒魅力之所在。


第二,老子提出“道”和“无”的思想,并非故弄玄虚,后人陷入“坐而论道”境地不能自拔,知“无”难尽,并非老子初衷。


第三,老子思想的真正期待应该是:“观”而有所悟,悟而敏于行。


有感如此,特撰写本文,与大家分享。


01

言“无”难尽,实属必然

“无”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范畴。庄子曾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庄子●天下》)。显然,庄子在此提及的“无有”和“太一”,其实就是老子的“无”。


老子的“无”大概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其一,作为人的主观认识试图企及与把握的“无”。


老子认为,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天人合一”),并非独立于自然而存在的“客观”观察者。所谓“观其妙”或“观其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互动。庄子表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庄子《齐物论》)。他这里的“言”,就是人去“观”的结果,是人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所谓“妙”和“缴”)。但这种知识,只是“我”的知识,而非某种超验的、或者“客观的”、“永恒的”知识。因为人对世界的观察和了解,并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纯粹”的知识,而是要通过这一过程实现自我的反观和内省,从而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和提升,此即所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道德经》第23章)。(以下只提章数)


老子主张,人主动探究世界的目的,是要拜自然为师,以获取经验和知识,以便体认并效法自然,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这既是一个“观”天地万物、“格物致知”(王阳明《传习录》)的过程,也是人自“观”自省、自我提升、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认识实践过程,人才能成为“修道者”、“治道者”和“得道者”。


其二,作为未知世界客观存在的“无”


《道德经》开门见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可道”和“可名”,就是人们通过“观”所获得的知识(众“妙”),而“常道”和“常名”才是人们要去认识的对象,特别是认识对象中尚不可能为人们所把握的那部分。


唐代著名道学理论家成玄英说:“常道者,不可以名言辩,不可以心虑知,妙绝希夷,理穷恍惚,故知言象之表,方契凝常真寂之道。可道可说者,非常道也”、“至众之众不可数,而至大之大不可度;微妙穷理,非智之所能测;大成之至,非为之所能得”(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在他看来,“常道”不仅无法言说,甚至不可想象和思考。而这个人无法去言说,甚至无法去思考的“常道”,实际上也就是老子所指的“无”。


在老子看来,所谓“可道”和“可名”者,都是人能获得的“小知“而已。人对于所感知的部分有所认识,但代价往往是对那些未能感知的部分的遗忘;而对所认识事物所做出的描述——“言“,其代价必然是事物原貌在语言中的失真。所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56章)。老子认为,这种状况实乃人的认识不可超越的一种困境。


诚如庄子所言:“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齐物论》)。魏晋玄学创始人王弼也曾指出:“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不兼则大殊其真,不尽则不可以名,此可演而明也。”(《老子集成》第1卷)


也就是说,人对事物进行分别、命名、定义,必然需要某种依据,但对事物进行人为的分别之后,会使人忘记事物的全体,忘记分别、命名和定义的依据,因此,这样的知识并非真知,这样的命名和定义也难以体现事物的全貌。


当然,尽管这些“小知“有局限性,人出于各种需要和目的,又不可能不借助于这些“小知”,去获得稍微全面的知识,以便在自身的行动中尽可能避免失误。


这就是老子思想中“知”与“不知”的关系。对此,庄子有过深刻表述:“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为也”。他认为,老子主张人并非通过他所知道的,而恰恰是通过他所不知道的,即“无”,才能多多少少体会到宇宙的深广与奥妙。


其三,作为万物本源的“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无”乃是万物之源,但“无”又是无可名状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41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第67章)。在他看来,假如“无”可以名状,那还不是真正的“大”。正因为“无”根本无可名状,所以只能“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25章)。


事实上,老子的“无”也就是他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前者说“道”生万物,后者说“无”生万物,显然,“道”即是“无”了。


历史上,不少老子思想的研究者也一再强调“道”即是“无”。例如,南宋叶梦得就曾指出:“道无物,不可得而名,圣人无意于言即已。苟欲言,非名之则无以显其道,故存其不可道不可名者,以为之常;而设为可道之道,可名之名,以寄其非常,此老氏之书所以作也”(叶梦得《老子解》)。清代著名启蒙思想家魏源则认定:“老子言道必曰常,曰玄,盖道无而已。真常者指其无之实而玄妙则赞其常之无也“(魏源《老子本义》)。


在此,笔者想特别指出:老子思想中作为“万物之母”的“无”,绝非现代观念中没有任何意义和内涵的“虚空”,而是指人的认识不能穷尽的部分、人的认知边界之外的部分;是宇宙的整体;是未经限定、也无法限定的大有、太一和“玄“。而”玄“也就是“无”,乃万物的源起,也是宇宙万物繁衍变化的根本动力,所以老子称之为“众妙之门”。


“无“虽然”玄之又玄“,却仍然有踪可查、有迹可循,可以成为人们去体认的对象。人透过万物的生成变化,能够多多少少捕捉和领会“无”的踪迹和神韵,并以之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和准绳。“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这是说,人通过对自然的体察,可以感悟”道“即“无”的品性。


再如,老子称颂水有八德之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他想通过以水为例,说明人虽不能凭借自己的感官,直接触及“道”(因为其“无”),但人仍然可以通过”观“水而“得道”(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也就是这个意思)。


其四,与“有”相对的“无”


二分辩证、对立统一在老子《道德经》中随处可见。其中,“无”就是作为“有”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而存在的。


首先必须强调,虽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老子讲“有生于无“以及”道生万物“,并非说万物是由“道”所创造的,而是说万物从道中生成的,这与西方有神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老子认为有与无并不矛盾,是和阴与阳、静与动一样,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且能相互转化。“有“与”无“同出于”道“,于是,老子之“有”与“无”,就有了宇宙论和本体论的双重意义:


第一,“有”与“无”就象东方与与西方那样相反相成,而不是相互否定。


第二,由“有”而见“无”,由“无”而见“有”,有、无相互对照。


第三,任何事物在变化过程中,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有与无相继替代与变动。有可以转化为无,无可以转化为有。但是,归根结底,“有“与”无“之间的对立统一,只不过是”道“自身的两种表现,都是对“道”的存在形式的描述而已。


第四,老子关于“有无相生”的理论,更应该被理解为事物的运动规律,而非宇宙发生学原理。实际上,在《道德经》一书中,与“有”相对的“无”,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行动原则、即“无为”的原则出现的。“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这是老子对大道无为的由衷赞颂。


至此,笔者必须打住了。老子的”无“和他的”道“一样,太深刻、太玄奥了,道不尽,说不完。两千多年来,无数人前赴后继,依然言”无“难尽。笔者虽明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同样欲罢不能、乐此不疲。也许这正是老子思想永恒的魅力所在吧。


然而,这真是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老子所期待的吗?


02

知“无“不言,悟道敏行,方为期待

如果说言“无”难尽而又欲罢不能,既是老子思想之深刻与魅力使然,也完全出乎老子当初之所料,那么,知“无”不言,悟道敏行,才是老子思想之殷殷期待。


一、老子智慧之门朝向何方?


也许大多数热衷研究老子思想的朋友们都有以下类似的感受:


其一,《道德经》的版本及其相应的注疏多如牛毛,选择起来感觉无所适从。例如,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老子集成》中,共收录了自战国到1949年间共265个不同时期、不同注解者的版本,其中名为《老子》的有120部,名为《道德经》的有145部。究竟哪一部更接近老子的原著,不得而知;另一方面,浩如烟海的有关老子思想的著作更是千差万别,良莠难辨。


其二,感觉老子故意自乱其词,让人始终难不清其思想的清晰逻辑秩序。无论是被目前公认最接近老子原著的帛书《老子》(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群中出土),还是其它不计其数的各种版本《道德经》,虽然内容上总是折射出编辑者修改的痕迹,但主题内容还算基本一致。不过,有一个特点更是共同的:老子的论述秩序有点乱,忽东忽西,跳跃性很大,读起来就像是被卷进了一个逻辑的漩涡,分不清东南西北,而又无力自拔。


其三,断句困难导致语义的不确定性。不同版本的《道德经》经常对同一句话采取不同的断句方式,理解起来意思南辕北辙,搞不清到底哪一种理解更接近老子的原意,因而好像被带进了一个死胡同,不知道出路在哪。


显然,老子是那个时代的学术泰斗,而《道德经》又是集中反映他的思想的著作精品,他不应该会犯此这种说理逻辑混乱的低级错误。那么,合理的推测只能是:老子是在故意为之,而且其中隐含着妙不可言的深意!


那么,老子为何故意为之?此举又究竟有何深意?


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有研究者认为,之所以造成以上困惑,原因在于,人们对老子故乱其词的传承手法,还没有彻底参破。老子将原文次序打乱,故意让表面的混乱掩盖其说理的真实逻辑,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更是一种高明的无为之法,其间妙处多多。不仅突显了道学自始至终神龙犹隐的特色,同时也是老子所倡导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具体运用。


也许出乎老子意料的是,他此举竟会带来这样一种的结果:2500年来,无数人不仅意识不到他的“故意”之所在,反而会瞎子摸象一般,要么咬文嚼字牵强附会,要么故弄玄虚自鸣得意,悠悠然坐而论道。


当然,绝不应该否定这种坐而论道的巨大价值。因为正是这样一个过程,无数后人纷纷从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中接收到智慧的种子,汲取其精神的养分,并各自开出了姹紫嫣红的精神之花,结出殷实的智慧之果。而老子则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尊师,将一道又一代的人召唤领进他的殿堂,既不指定必修科目,更不提供标准答案,个人自我修行,造化全凭个人。


或许更超出老子预期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区区五千语言的一部《道德经》,竟象一位神奇的画师,妙手绘就了其身后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的历史画卷。


三、勤“观“重“悟”,知“无”不言


事实上,老子不仅为后世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同时也提供了帮人摘取智慧之果的梯子。这梯子就是“观”,就是“悟”。(参见笔者近日发表在“今日头条”的另一篇拙作《从时、空、观三维视角分析,有助加深对老子“道”的理解》)。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提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主张,而在最后一章中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他用首尾呼应的方式强调:理解“无“、感悟“道“的方法或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用心去”观“,用心去”悟“;只有通过用心去”观“与”悟“的过程,体会到了”无“与”道“的美妙,才能获得”妙不可言“觉醒和进步;才能真正达到”寡言不辩“、”至善至知“的境界。


四、悟道敏行,知行合一,方为期待


然而,通过对“无”与“道”的“观”与“悟”,达到”寡言不辩“、”至善至知“的境界,并非老子对后人有所期待的全部。


在《道德经》第70章中,老子不无遗憾地指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发出的感概,大体意思很明确:


“我所说的道理其实非常容易懂,也非常容易照着去做;但实际上天下很少有人能理解我讲的道理,更无人按照我将的道理去做。实际上我讲的道理是有依据、有宗旨的(积累、大道、无为、演化、善德、对待、修身、辨正、天下、为道),而按照我讲的道理去做,指导思想也是很明确的(无为、清静、谦下、柔弱、谨慎、无私、无欲、无事等等)。之所以理解我道理的人如此少,能按照我所讲道理去做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没有获得关于“无”的真知啊!也许,只有那些圣人能够做到,因为,他们虽然穿着不起眼,但是他们心中却怀有象玉一样宝贵的真知。“


笔者曾在《设身处地,“格物致知“,有助读懂<道德经>》(2019年6月14日发表于“今日头条”)一文中指出:尽管《道德经》分成德、道(或道、德)上下两篇来系统阐述老子的“圣人治国之术”,但是,论“道”并非老子《道德经》的重点,“德治”之术才是其最终落脚点和根本立意诉求。老子引入“道”的概念并加以周密的论述,无非是为了铺垫、论证并极致强化“圣人之德”及“圣人治国之术”不容置疑的合理性和“天道”权威性。而“德行天下”、“以德治天下”,才是老子整个思想最核心的指望和追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悟道敏行,知行合一,造福天下!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代表老子的殷殷期待呢?!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著:《中国哲学创始者——老子新论》,中华书局


2、(明)王阳明撰:《传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


3、唐士其:《老子哲学中“无”的三重含义 一个比较哲学的考察》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