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之初要懂得“三个胜于”
芜湖支队政治委员张建明
当前,一年一度的毕业学员培训工作正有序展开。各级在抓培训中,有的下发不少应知应会常识,有的配发不少“红本本”“绿本本”,有的还印发不少培训资料等等。这些有形的、基础的东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引导毕业学员懂得“三个胜于”。
懂得今胜于昔,做到“比拼在当下”
“虎踞龙盘今胜昔”,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九年四月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诗中的一句,作者以“慨而慷”的豪情描述了“今胜昔”的胜境。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学员,也要以“慨而慷”的豪情把成绩和荣誉打进背囊,在“官之初”这同一起跑线上“从头越”。
要从最紧要的“标定方向”开始,用福尔摩斯“世间大事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这一智慧锦囊,来标定军旅人生的新坐标,瞄着“争做一名新时代强军征程上合格基层指挥员”方向发力前行,让“官之初”就穿越激流险滩,就对准理想彼岸。
要从最重要的“自我定位”开始,模糊莘莘学子的光环,褪去昨日校园的青涩,把从校门到营门的跨步,当作从操场向战场的跨越,既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练兵人,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带兵人;既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战斗员,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要从最需要的“沉下身子”开始,“做基层工作,要挽起袖子、蹲下身子,而不能想着当个‘官老爷’”,这是习主席对基层干部的殷切嘱托。
作为一名毕业学员,要谨记统帅的教诲,懂得基层是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大舞台,只有沉下身子,投身到基层岗位的实践锻炼中去,才能厚积“官之初”薄发之力。
懂得行胜于言,坚持“眼高不手低”
一个人找准人生方向,已属不易,往往难的是,再去凿一口人生的深井。“官之初”,如何“凿一口军旅的深井”,需要走出眼高手低的局限,切不可好高骛远,而要用无声的行动来证实。
要言必求实,从“官之初”就要把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真真实实印刻在心底,植根于脑中,做到不言过其实,立起实事求是的新风尚;不夸夸其谈,立起真抓实干的新风尚;不言之无物,立起去伪存真的新风尚,从而以“求实”的姿态聚兵心、树形象。
要以行证言,明白“地球上最远的距离是‘口’和‘手’之间的距离”这一道理,牢记曾经的从军誓言、入党誓词、提干誓信,用实际行动讲自己所信、做自己所讲,不当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学说功好、做功差的同志。
要行之勿言,多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一至高境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历练说了就干、干就干好的作风,做到少说多干、紧张快干、不说也干,最终用沉甸甸的收获说话,用硬邦邦的事实说话。
懂得智胜于力,讲求“脑洞打得开”
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梁衡在他的《觅渡》一书中写到,自古以来都是心胜于兵,智胜于力,尤其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实在是一种思想的胜利。
在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上,“官之初”要练就“四肢发达”,但绝不可“头脑简单”,更要在工作中练思想、砺智力,让自己的脑洞大开。
要增强“定力”,在学习“两个纲要”中保鲜党的创新理论,在投身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保持党员的政治定力,并自觉把贯彻“两个维护”作为第一要务,把锤炼党性作为第一关口,始终让自己定力过人,信仰弥坚。
要增强“ 眼力”,学会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在不断学习中提升理性思考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尤其是要在具体工作中找寻规律,在透过表现中看清本质,在个性分析中举一反三,不断培养自己脑勤、眼开的好习惯,从而不囿于常规,不炫于五色,不坐于井底。
要增强“ 脚力”,多走到战士中去,听其言、观其行,与他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多走到哨位上去,知其苦、站其哨,与他们完成任务在一起;多走到班排里去,知其难、解其忧,与他们酸甜苦辣在一起,谨防“官之初”就有“官本位”。
- 上一篇:言之无文-古代文学素材专题:“章句修辞”的写作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