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路曰:“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注解】
卫君:出公辄。卫人立辄而拒之。
必也正名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先正其名。
子之迂也:迂,谓迂远不切事情。子路就当时情实,殆谓孔子以鲁人出亡在卫,无可为卫之君臣父子间正此名。时人必有以孔子为迂者,子路初不信,今闻孔子言,乃谓诚有如时人之所讥。
野哉由也:野谓粗鄙,责其于所不知不能阙疑,而率尔妄申己见。
言不顺:以子拒父,其言不顺。
名之必可言:所名必可得而言。既有父子之名,则不可言以子拒父。
言之必可行:所言必可得以行。若言拒父,何以号令于国人?
于其言无所苟:一名一言,皆不可茍,否则牵连一切皆苟,岂有苟道而可以治国者。
【译文】
子路问道:“如卫君有意等待先生来主政,先生对卫事将何从下手呀?”先生说:“首先必该正名吧?”子路说:“先生真个迂到这样吗!这名又何从正呀!”先生说:“真太粗野了,由呀!君子对于自己不知的事,该阙去不谈。若果名不正,便说来不顺。说不顺口的,做来便不成事。做不成事,便不能兴礼乐。礼乐不兴,单用刑罚,刑罚也必不能中肯。刑罚不中肯,民众将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呀!因此君子定下名,必然要说得出口,说来必然要做得成事。君子对任何一句话,总求没有苟且就得了。”
子路
说
假设
有个合适的位置给你
老师
你说
你
先做啥
孔子说
正名
就是
逐一定义职责及其范围
子路
说
老师老师
你
是玩笑
还是
真的
不食人间烟火
迂腐到这个样子
现实的事情
扑面而来
你都不说
愣生生
退后一步
要再定章程规则任务
真的吗
孔子
说
子路
说话野瓜瓜的
不知道
不该瞎说的啊
然后
说了一个公式:
没有确定的定义
说话就可能不精确
就会导致理解偏差
导致做的走样
然后
普遍的规则
就难以形成
你在这个情境下
出台任何奖罚
都可能
失当
最后
黎明百姓
不知道该咋办
这不
乱了套了嘛
做公共事务承担者
最好
定义的尽量清晰
说的尽量准确
然后
言出必行
大家就知道该如何
秩序就会更好
自然
慢慢就会更和谐嘛
厘定范围
制定规则
宣布章程
兼及奖罚
坚持制度
想想
大致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