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9日),公众号“普通话水平测试”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举出了许多例子说现在有很多汉字的读音已经改了,例如:
说(shuì)服变成了说(shuō)服 ,一骑(jì)红尘变成了一骑(qí)红尘,粳(jīng)米变成了粳(gěng)米,荨(qián)麻疹变成了荨(xún)麻疹。
对此,有记者专访了《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黄安靖回应:”这是条‘假新闻’,请不要担心。”
按后续新闻报道说,国家语委对当前汉字读音的审定是谨慎的,既没有一味偏向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混淆的“误读”,也对一些时代条件下可以酌情之处留下余地。
网络上各种讨论,有网友称:“自己辛辛苦苦矫正过来的那些标准读音现在又成错的了?”
其实,互联网上的“生造字”“生造词”大家都见怪不怪了,网络上吵归吵闹归闹,过后还是可以继续去发扬光大造新字造新词,能博人眼球的就是好的。
可是和文字打交道的人可难免有些担心哦,比如语文老师。
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起,孩子们就咿咿呀呀开始咬文嚼字,到了高年级文字积累多了,多音字就成为语文老师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痛点,等学生缠来绕去整明白了古诗词又来了,一字多音之外,古今异义、古今异读,比如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qí还是读jì,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读shuāi还是读cuī之类,往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给学生讲清楚。
对学生们来说,这些细节也是考试失分严重的知识点,等上了大学,别说新闻播音,就是许多普通专业也要考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很高,真正是咬文嚼字。
面对当下时代的发展,尤其网络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对汉字读音的修订和改动似乎势在必行,但的确需要慎重,就像公号文章作者借贺知章口吻调侃:“我老人家费劲心思完成的押韵,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这么被改了?”
又如很多网友的留言所说:改了这些字的读音,很多人会有质疑,甚至是接受不了,希望有关部门早日做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