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已经到来,不是刮风就是降温,时不时还来一场雨雪,真正考验我们钓鱼人的时候来了。然而许多钓友依然坚持在水边,或站着或坐着,但是表情总是不那么自然,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来,就是天气异常寒冷,人在不运动的情况下,很难保持身体的热量有多余的。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这窝料打下去也有好长时间了,怎么老是没口啊,是不是窝料打错了?是不是窝量不够?怎么到现在还诱不到鱼呢?反正是各种怀疑,所以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为了减少阅读的压力,先来将大致的思路捋一下。
1、 打窝了,但是诱不到鱼是为什么?
2、 冬季鱼类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哪些改变?
3、 诱鱼的关键在于找鱼,那么该如何去找鱼呢?
4、 找到鱼之后,该如何去钓获?
要想完全解读开头所提出的疑惑,就要将以上问题逐个解决,才能在这寒冷的冬季钓有所获,才能对得起自己在寒风中的一份坚持,好了,下面就开始本文。
冬季钓鱼
诱不到鱼的原因分析
诱不到鱼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冬季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使用酒米来打窝诱鱼的,现在商品酒米都是比较具有广谱性的,所以就算针对性不是很强的话,也还是能诱到鱼的,只是在数量上没有那么多罢了。真要诱不到鱼的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 气味在低温下的传播速度变慢
冬季由于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以低温为主,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而水温时时刻刻都是受气温的影响,气温低的情况下,水温就低。而不同于夏季的时候,温度高,打下去的窝料在水中的传播扩散速度快,冬季水温低,窝料的味道在水中的扩散速度被被减慢至最低,所以窝料发窝非常慢。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扩散的速率取决于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这里的扩散的速率就是窝料的气味在水里的传播速度,而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就是指水温,所以二者是成正相关性的,水温越高,窝料的气味在水里传播就越快,反之亦然。
二、 钓鱼人的心理预期
话说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拿到我们钓鱼方面来说就更加合适了,当鱼口好的时候,就算狂拉一天也不觉得累,总感觉没钓好,而天气好的时候就算没口也会坐得很安稳。但是冬季钓鱼就不同了,一方面窝子诱鱼慢,另一方面,天气还不给力,有几个人心甘情愿在大冷天里坐着瑟瑟发抖。所以心理就会产生烦躁的感觉,差不多时间不上鱼了,总会有所抱怨,至少身体上会有抗衡,也就是此时做钓会被动地显得太心急了。
三、 没了解冬季鱼类的生活习性
鱼生活在水中,水是受天气影响,自然,鱼也间接地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不管是气温还是气压,还是降雨和降雪,归结就是一个字:冷。气温降低会影响水温,也会影响到气压的升高,但是此时气温占据了主导影响因素,水温低会使得鱼类的活性降低,而外来的雨雪属于恶劣天气,就更加让鱼不得开口了。
比如:夏季的时候,我们打窝之后,一般在半个小时左右就会发窝诱鱼,即使没有大鱼的话,中小体型的鱼还是有的,这就是实际天气对鱼类生活习性的影响。而到了秋季,不管是气温还是水温,都比较适宜,鱼也开始准备过冬了,所以有时候即使不打窝也能钓到鱼。
打窝诱鱼
鱼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哪些变化
所以,针对打窝诱不到鱼,水温的降低,我们没办法去改变,只能适宜。如果要打窝的话,还是要提前一两个小时打窝,不然守着窝料钓不仅着急,还会影响到诱鱼的效果。针对鱼类生活习性的改变,就要来详细探讨一下了。
变化一:鱼口轻
鱼口只有在我们具体做钓的时候才能发现的,其主要是受鱼的自身活性的影响,而影响鱼的活性因素有很多,在冬季的话,主要还是受低气温的影响。气温低会直接导致水温低,而鱼又是变温动物会调节自身的温度来适应水温,在身体低温的状态下,其活性就会不足,也就没有多余的体力去就饵,就是所谓的鱼口轻。
比如:钓同体型的鲫鱼,在使用同样的线组的情况下,夏季的时候可能就是顿口或者黑漂的漂像,但是在冬季的时候,鱼口的吸力不足,有可能导致吃钩了却没发现或者因线组挡口而钓不到的情况,就是出不了口。
变化二:扎堆明显
还是受到温度的影响,水里的鱼在分布密度上会有所改变,淡水鱼基本上都不是很耐低温,尤其是四大家鱼,在冬季的时候基本上是处于半休眠的状态,所以就不能作为我们的目标鱼。剩下的基本上就是鲫鱼为主了,它比较耐低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怕低温,它们还是会四处寻找温度高的地方。这样哪里的温度高,哪里的鲫鱼就比较多,就会形成扎堆的现象。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水草区域,水草本身具有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而在有阳光的时候,水草也会通过自身来传导热量进水里,并具有保温作用。所以水草区的温度相对来说比较高,鱼就会往这里扎堆,毕竟水温高的地方,它就不用调节自身温度了,而且活性高的时候还能进行觅食活动,所以许多钓友都会在冬季首选水草区做钓。
变化三:食量减少并追求精细化
其实鲫鱼的食量减少也是其适应冬季环境变化的结果,一方面,冬季温度低,水里的微生物,藻类,甚至是水草都会相应地减少或者消失,所以食物的来源就相应地减少。另一方面,温度低也导致了鲫鱼自身的活动量锐减,所以食量就相应地减少。相对应地,即使是在觅食的时候,它们也会选择更加精细化的食物,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以最小的能量损耗来捕食高热量的食物。
比如:我们冬天的时候,会用传统钓草洞,在打窝的时候都是以少量打窝为主,以增加窝子的数量为主,在适当的时候还会少量补窝,总之在窝料上以少为主。但是在选择钓饵的时候,都会以富含高蛋白的活饵为主,就是要满足鲫鱼的食性。
鱼吃蚯蚓
如何找鱼
基于对冬季鱼类生活习性发生变化的分析之后,可以看出来,在光水区诱鱼是不可行的,所以冬季诱鱼的关键在于找鱼,找到鱼之后只要以少量窝料就能将其诱过来。但是找鱼是一项精细的活,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找鱼,当找到鱼之后,还会担心钓不到鱼吗?
一、 找受趋温性影响下的鱼
上面也说了,鱼是具有趋温性的,这种特征是它本性里所具有的,也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的。当太阳出来后,鱼类会纷纷游向水域里温度偏高的地方,我们只要找到这些地方,做钓起来将会事半功倍。
比如:除了水草区域,还有一些建筑物的附近,这些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用水泥建造的,而水泥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迅速升温,同时它的热传导也是比较快的,所以其周边的水体温度就会略高于其它的地方。这类建筑物主要包括岸堤的水泥地,石头做成的码头,河里的桥墩,还有一些裸露在水面的石块等。
二、找受趋食性影响下的鱼
虽然上面说了鲫鱼在冬季的时候食量会减少,但是食物的减少会增加其觅食的难度,所以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它一定会把握时机积极觅食的,所以在趋食性的影响下,我们只要找到有食物供给或者来源的地方就能轻易找到鱼,诱到鱼。
比如:除了水草能为鱼类带来食物外,主要风向的下风口也是一个食物聚集的地方,风会把全水域的漂浮物都吹到这里,里面肯定有鲫鱼的食物,这样它找起来就方便多了。还有就是背风的地方,风携带的陆地上的有机碎屑,草籽等物质经过这里的时候会下落聚集在一起,这些都会吸引鲫鱼的到来。
下风口聚集的漂浮物
如何做钓
当我们利用鱼类的趋温性以及趋食性的生理特征来找到鱼之后,只要用少量的酒米打窝,多打几个窝之后,就能轻松将其诱到窝点,再配合正确的方法就能成功钓获。关键的几个做钓步骤具体如下。
一、 钓饵的选择
上面也说了,此时的鲫鱼,大部分的情况下还是比较青睐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所以活饵就是我们作为钓饵的不二选择了。当然主流的活饵就是蚯蚓和红虫了,至于它们之间的好坏都是由具体的水情和鱼情决定的,下面就简单来介绍一下两款活饵在冬天的时候的特性。
1、 蚯蚓
冬季一般都是买的商品蚯蚓,在颜色上以暗红色为主,穿钩后活性较好,相对红虫来说体积比较大,带着一股淡淡的土腥味。蚯蚓做钓主要优势就是其在水里的活性较好,不易脱钩,在鱼情好的时候能连续做钓,提高上鱼效率。但是在鱼口差的时候由于比较大可能会出现挡口的情况,除非遇到了偏口鱼只吃蚯蚓。
2、 红虫
红虫在颜色上比较艳丽鲜活,体积小,有股特殊的腥味,而且本身生活在水里,鲫鱼对于红虫非常熟知,所以相对来说偏爱吃红虫,尤其是在鱼口轻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出红虫的优势。不足之处就是穿钩相对费事,而且体液容易外流。
二、 钓法的选择
基于活饵做钓,通常选择在水草区放竿,所以在钓法上可以选择传统钓长杆短线加七星漂的方式,尤其在钓草洞的时候更加发挥出它的优势。在做钓时要多打几处窝子,每个窝子的量要少一点,尽量兼顾深水和浅水,远水和近水,以适应不同鱼情。
同时,做到三勤,勤逗钓,勤补窝,勤走钓。逗钓就是在没口的时候将钩饵上提一截,然后让其自然下落,让饵在下落的时候,增加诱鱼效果被鱼发现并刺激它的进食欲望。勤补窝就是在窝点的鱼被钓完之后,适当补充一点窝料,以做持续诱鱼之用。勤走钓就是在补窝之后,去往下一个窝点进行做钓。
传统钓草洞
最后总结
所以,冬季如果打窝诱不到鱼的话,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天气状况,来分析其对鱼类的生活习性带来的哪些改变,根据这些变化,再去利用鱼的趋温性和趋食性来找鱼的所在地。找到鱼之后就更加简单了,打点酒米诱鱼基本上不费事,再挂上合适的钓饵,传统钓草洞,或者其它鲫鱼的聚集地,应该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觉得不错的不妨关注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