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赞美老师的句子-“他妈的教育”之三——揭开一篇赞美师爱文章的真面目

赞美老师的句子-“他妈的教育”之三——揭开一篇赞美师爱文章的真面目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18 13:02:15
阅读:

作者:于晓冰 水寒说语文 (转发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按语

“他妈的教育”系列写了之一、之二,迟迟没有之三,不是因为遇到了什么阻力,而是因为最近太忙,事情太多,所以,迟迟没有动笔,本来已经计划好要写一篇关于讨论课外辅导班的文章,已经列好提纲,还没有动笔成文。这时候,《都市快报》,DOUNG的一下,八个版的“疯狂的学而思,疯狂的校外培训”一下子把校外辅导班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了避免跟风的嫌疑,也不想成为“风口的那头猪”,所以,谈论课外辅导班的话题文章暂时押后,过几天再推出。


我今天要写的东西,是对一篇文章的点评,这篇文章最初登载在《读者》杂志上,后来被选入到某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作为赞美教师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今天我要说说我多次反复阅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最初我读这篇文章,觉得是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写一位老师最美的眼神,赞美伟大无私的师爱,但后来读着读着,忽然发现作者套路如此之深,这不是一篇散文,而是一篇小说,也不是赞美伟大无私的师爱,而是讽刺现实教育中的种种弊端。


我今天这篇文章就通过点评文章的形式来进行,在原文的关键地方做一些点评,看看作者的套路隐藏得有多深,或者更直接来说,我们的教育中的种种弊端隐藏的有多深,让我们觉得习以为常,习焉不察,这是最可怕的。


如果担心我的点评把您的阅读引向邪路,那可以先网络搜索《最美的眼神》这篇文章来读一遍,全文不长,只有1400多字,读完了原文之后,再阅读我的点评也不迟。


最美的眼神


原作者:马德 点评:于晓冰


评:这个难道是作者的真名?我觉得不太像,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是一个笔名,这个笔名和我的“他妈的教育”系列文章题目中的某些字构成谐音。马德=妈的?是否也在暗暗表现作者对教育的强烈不满呢?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老猎手,哈哈……


①一所重点中学百年校庆时,恰逢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雒老八十寿辰。雒老师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精英。是什么原因使雒老师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个谜底揭开。


评:百年校庆!八十寿辰!真巧!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一开头,就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这是一篇小说了。其实即使没有雒老师的八十寿辰,学校也一定会整出来个什么由头做个活动,雒老师因为“桃李满天下”,所以,成为了名师,那自然要挖掘一下这个他成为名师的谜底。其实,或许这个谜底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把雒老师那些满天下的桃李——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精英一一请到学校来。


②于是,学校给雒老师教过的学生发出一份问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雒老师的哪些方面最让他们满意。五花入门的答案很快反馈了回来,有人认为是他渊博的学识,有人认为是他风趣的谈吐,有人认为是他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是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有的学生说喜欢他营造的课堂氛围,有的学生干脆说,雒老师的翩翩风度是他们最满意的。


评:调查问卷年年做,没有什么,也不可能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有什么闪光点。差别在于,原来是广泛撒网,重点捕鱼;现在是鱼儿已经钓上来了,就是要你说说这条鱼怎么好。一条鱼怎么好,当然不止个头大就行了,一定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谈,比如,流线型的体型,鲜美的味道等等,就像是点评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学生,一定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说出他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优点或者缺点,这才是最正常的情况。如果所有人都众口一辞说某某老师学问高,某某同学学习好,反而有一点假。


③然而,学校对这些答案并不满意。在学校看来,这些闪光之处,也可能是其他老师所具有的,并没有代表性。仓促之中,学校在众多的学生中,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学校认为这100位学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雒老师的影响。为了得出较为一致的答案,这次的问题很简单:你认为,雒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评:现实总是很诡异,魔幻现实主义,不是因为用魔幻改造了现实,而是因为现实比魔幻本身更魔幻。这上来的五花八门的答案学校不满意,原因很简单,没有代表性。没有代表性,就意味着宣传上不好找切入点,宣传上不好找切入点,就达不到好的效果,达不到好的效果,自然一切的一切都要落空。所以,必须要找一个有代表性的,一致性的答案。


请注意“仓促”这个词,用在这里太好了。发现事情有变,不如预期的那么容易,就要仓促应对,这里已经暗示了雒老师并不是学校之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精心学习研究传承的对象,他只不过是为了校庆推出的一尊神或者一个偶像罢了。


为了寻找唯一的答案,学校在雒老师的众多学生中,选出一百位最有成就的学生。这个“最”字也算是妙手偶得,或者也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往这里句子里一放,就觉得那么的不真实,人家某牌子的家电广告还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呢,一旦说最好,这个“假”就更进一步凸显出来了。更何况这个“成就”如何界定呢?作者在此处虚晃一枪,全然不顾语言的逻辑断裂,径直抛下这个问题,往下说了。


“学校认为这100位学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雒老师的影响。”“肯定”这个词用得太棒了,一下子就突出出来学校太希望用学生的成功,证明雒老师的成功,用雒老师的成功,证明学校的成功。当然,这么说还有一点心虚,缺乏那么一点儿当仁不让的勇气,于是,用了“或多或少”这个词把说得特别绝对的话往回拽一拽。除了比尔盖茨、乔布斯等这样的大牛,选择大学期间退学,很多成功人士一定都读过本科,硕士甚至是博士吧,于是乎,小学校庆找到他,初中校庆找到他,高中校庆找到他,大学校庆找到他,研究生校庆找到他,无一例外,都希望从这些人的口中说出他们今日的成功与昔日母校的培养分不开。


④答案很快就以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这次的答案居然惊人地一致。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雒老师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评:套路!全都是套路!看来什么事都需要引导,都需要统一思想。一引导就百川归海了,一引导就统一思想了。这些人可都是经过专门的训练,看着老师的眼神都知道把答案往哪个方向答,所以,说出乎预料,实际上是在预料之中。“居然惊人的一致”,这样的话读起来也是醉了,“雒老师哪一方面对你影响最大”,这样宽泛的问题,100个学生都能都答出完全统一的答案,这该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⑤这下轮到组织者为难了,本来他们打算通过这种问卷的形式,揭秘雒老师,同时把得到的答案,作为学校的传家宝流传下去;然而“眼神”这个答案非但没能 起到揭秘的效果,反而使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


评:组织者为难?真的为难吗?我看不一定,“为难”只不过是矫情的托词罢了,其实心里一定在窃喜,引导与暗示终于见到了效果。“揭秘雒老师,把得到的答案,作为学校的传家宝流传下去”,多冠冕堂皇的说辞啊!雒老师八十岁了,就算返聘十年,真正从教学岗位上退下来,也有十年了吧。难道这十年学校都没有想着“传家宝”的事情,偏偏到了百年校庆才想到?


⑥百年校庆的日子很快到来了。‘庆祝大会隆重地举行,校长讲完话后,便是各界名流的致辞。一位知名的教授上台,先向端坐在中央的雒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今天我有幸能 站在这里,与大家共聚一堂,首先得感谢雒老师。我刚上这所中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差,说实话,那时我已经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正是雒老师,把我从困难中拯救了出来。此前母校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雒老师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他那会说话的眼神。是的,那时候,同学看不起我,父母对我也失去了信心,然而,雒老师的眼神中流动着的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我自卑和沮丧的心。我就是从他的眼神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另一位学者致辞的时候,笑着说:“上中学的时候,我最讨厌老师的偏袒,比如偏袒成绩好的,偏袒女生,因为讨厌老师,导致我很厌学。雒老师公正无私的心底,像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量,这使我的心也变得晴朗起来……”。


⑦后来上台的学生中,大凡雒老师教过的,无一例外地谈到了雒老师的眼神。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在严肃中传递着爱意;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在安静中透着温和;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中蕴满父亲般的慈祥;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就是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流,在不断地荡涤着人的心灵……


评:我自己写作文都常常跑题,常常忍不住斜刺里甩出一枪,玩够了再回来。而这样的发言得经过什么样的彩排,才能如此精准啊,大家都能够围绕着雒老师的眼神来谈,雒老师的眼神给人的感觉简直就不是老师的眼神,而是神的眼神,神用他的眼睛凝视着凡人,说要赐予他力量,于是,凡人就有了力量!如果教育那么容易,用眼神就可以,那孔夫子也用不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


让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常常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也是社会所追求的,但这正常吗?雒老师坐在主席台上,当他听到第一个发言的学生谈论他的眼神时,他会开心。第二个学生谈论谈到他的眼神,他会开心。但当第三、第四乃至更多的学生都只是谈到他的眼神的时候,他会开心吗?如果是我,一定不会开心,他们难道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吗?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哪里去了?


我可真真不愿意让我的学生异口同声,我要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独特的自己。我也没有能力让每一个人都异口同声。这样说也不全对,我想,读完我对这篇文章的点评,应该会异口同声地说一句TMD的教育。


⑧事实上,大会开到这里已经非常成功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最后,有一位50多岁的教师在事先没被邀请的情况下,走上了大会主席台。他说:“我也是雒老师的一名学生,而且在一所中学也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让自己也像雒老师一样,把最美的眼神传递给学生。开始的时候,我总不能做好,后来我渐渐发现,能够传递这样美的眼神的人,需要的并不多,那就是你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


评: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走上讲台啊。先是校长讲话,接着是各界名流的致辞,压根就没有轮到他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的份儿,他只是在一所中学里教了二十几年书而已,在母校眼中,他算不得什么能给母校增光添彩的人物,母校也一定不会以他为荣。所以,文章中说“在没有被邀请的情况下”,他走上大会主席台,这个举动是多么突兀啊。在各界名流云集的盛会之中,你一个小小的普通的老师,算是哪根葱,哪里凉快哪呆着去,管好你的学生得了。


很庆幸,这位老师没有被轰下主席台。也或许主持人正尴尬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呢。这位老师虽然普通,但他真的通过生命体认的教育实践,最为透彻的讲清楚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那就是:“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


和这位普普通通的老师相比,那些所谓的各界名流不过是演员罢了,他们按照别人设计好的台词,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也或者我这样说太苛刻了,但如果不是设计好的台词,怎么可能每个人都只提到雒老师最美的眼神,雒老师在每一个学生的眼中一定有他独特的一面,那是一个立体的,鲜活的老师,而不是只有这一双眼睛,师生之间一定有这样或者那样动人的情缘。只有我们这位“没有被邀请”走上主席台发言的普普通通的老师,才真正明白什么是教育的真谛。这样的老师,才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⑨他讲完之后,台下顿时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那一天,学校得到了他们最想要的答案。


评:这潮水般的掌声,是对这位五十多岁的普普通通的中学老师的肯定,更是对真正教育的一种期待。这时候,作者在做了这么多的铺垫,不露声色地批判教育的种种弊端之后,终于忍不住自己要跳出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学生成功,不是教学生成才,而是教学生成人。成功、成才不过是成人的副产品而已。


结语

我在最初给学生讲这篇课文的时候,会告诉学生这篇文章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后来,慢慢地发现我自己说服不了自己。这篇文章通篇都是侧面描写,没有任何正面的描写,有这样的写法吗?没见过,很奇葩。因为基本的写作常识告诉我,侧面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不可能喧宾夺主。打卤面只有卤,没有面,那就称不上打卤面,只有赵本山这样的小品中才能出现只要卤,不要面的桥段。


这篇文章的中心人物是谁?是雒老师。可是通篇这个雒老师除了被动的接受了那个教授的鞠躬之外,没有任何的话语,任何的形象。或许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在校庆活动中,雒老师只是一尊被利用的偶像而已,他不需要说话。坐在那里就行了。


读完了这篇小说,我必须说我还要特别感谢这个作者的手下留情,他没有增加正面描写,让雒老师出来说话,让雒老师动情地回顾怎么为了教育好学生而抛弃妻子,孩子生病都没有回去,最终医治无效死去,妻子也因为孩子的死去而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不太正常了,饶是如此,他依然每天都用最美的眼神注视着他们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健康成长,唉呀妈呀,实在不敢胡思乱想下去了。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然而,每一个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即使是孙悟空,也是要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作者在小说中的这些描述,还有我的这些联想和想象,在我们的现实的教育中还少吗?这就是TMD的教育。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每次会有更为新鲜的文章提供给诸位!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