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的这首五言诗画面感很强,读后冬日围炉而饮的场景又浮现眼前。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分到一处偏远的地方工作。艰苦环境没有影响工作热情,只是同事们家都在附近,下班后就只剩我住在宿舍,甚是寂寞。我给宿舍命名为听风阁。因为这是一处西屋,门窗均已老化,东北风刮来“吱嗄”声不断,为了不透风,我早早地用塑料布将窗户钉上,晚睡时用桌子顶上门。风雪之夜仍有雪花挤进门来。幸好炉火通宵不灭,勉强维持斗室的温度。一壶白干热在炉边,就着炒的辣椒虾酱,助我御寒。
苦长的寒夜需要精神食粮,租来的名著小说永夜长读。书中世界、现实生活,在寂寞静籁中模糊了边界,常把自己当成了书中之主。平淡生活增添了诗意和缤纷色彩。艰苦生活也许会让人忘了体面,但别同时丢了诗意。因为,诗,常常就是在苦顿中产生的,用来抚慰那些孤寂的心
( 二)
一位老友自远方归来,我写了一幅书法送他,写的是苏轼的一首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多数人认为这只是一首送别词,但一些经历让我对这首词有了更深的体会。上中学时,曾到过一家古代的宅院,当时有几户附近的村民在这里租住。村民说这屋子墙壁厚,冬暖夏凉,住着甚是舒服,就是采光有点不太好。当时,那窗前有一株梅花,想来冬日来临时也可隔窗赏梅,再现几百年前的庭院雅景。后悔当年没有租住一间,实际体验一把。错过,便没了机会。兴许是缘份吧,后来我竟开始研究这家的历史,还为这家人写过小说,不少人认为我是熟知此家历史的专家,有段时间我也这样认为。可多年过去,这家庭院很多东西我都不再熟悉,导游也把我当成客人,曾经年轻的我也变的头发稀疏。我才发现,我对它,它对我,都是匆匆过客。正应苏子那句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三)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陆游的这首词中的一句: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让我想起了儿时村头的槐树。花开时节,伙伴们争相爬上高大的槐树,大口吃着槐花,几十年后的今天,那独有的清香甘甜,似乎还在唇齿。
老人总捡些鲜嫩槐花和上棒子面做成团子,娃娃们禁不住美食之诱,守在灶台边焦急等待团子出锅。槐花落后,槐米、槐豆,均可采来卖钱贴补庄户人的生活。想来,大自然就是如此默默供养着人类,而百姓对老槐树总有一种恭敬,会叮嘱娃儿们不要乱折树枝。人们建房的时候也会有意避开老树。当然,每棵老槐树都会有神秘的故事在村里口口相传。
春来冬往,那古老村庄,自有她的温情世代传递。
图文:李兴
来源:无棣县融媒体中心